当前位置: 糖尿病新闻 > 最新消息 > 研究显示每天一瓶软饮料患糖尿病风险会加倍

研究显示每天一瓶软饮料患糖尿病风险会加倍

作者:佚名 来源:放心医苑网 时间:2016-07-02 15:39:23

  反对痛饮汽水的声音越来越强烈了。一个较大的系统性回顾揭示了没有营养的的软饮料消费与卡路里摄入和体重的增加有着明确的联系。

饮料

  富含热量的软饮料同时也与牛奶和水果摄入的减少和2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性增加有联系。“现有的科学理论强烈支持减少人群软饮料消费的建议,”对88项研究的回顾总结道。

  然而,美国饮料协会在它的网站上却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把肥胖的原因归咎于任何一种食品或饮料都是不合适的,还没有科学支持这样一个观点。”

  含有二氧化碳的软饮料是美国饮食中最大的单个的热能来源,根据一份2005年的报告,它被称为“液体糖果”,而这份报告是由美国科学普及中心(cspi)所制定的。在美国生产厂家每年都为每一个男性,女性和小孩提供超过52加仑的汽水。

  “没有人宣称肥胖问题是由单个原因所导致的,但是现有的科学很确定的把软饮料列在了主要责任者的名单上,”这篇回顾的共同参与者哲学博士kelly brownell说,他同时也是耶鲁大学粮食政策和肥胖吕德中心的主管。

  这篇系统性回顾发表在《美国公共卫生杂志》四月号上。部分工作是由吕德基金会所赞助的,而这个基金会是一个主要关注肥胖和教育的私人慈善机构。

  研究者说要对诸如软饮料的消费品和健康结果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个真正的实验,需要一些足够大量的应用了强有说服力方法的研究来支撑。

  他们说:“这些条件现在都已经具备了,一些明确的结论都很清楚了”。最“震撼”的发现之一就是软饮料的摄入和卡路里消耗的增加有关。

  在21项研究中,19项指出当人们饮用越多的汽水,他们消耗的卡路里就越多。此外,这些研究还使用了最可靠的统计方法来证明这个最大的效应。

  不是为了满足个人喜好甜食,相反软饮料也许会起到完全不一样的作用。一些实验发现人体的热量消耗实际上比汽水中含有的热量要多,从而提高了“这样一种可能性,那就是软饮料增加饥饿感,降低饱感或简单的把人的甜度校准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而原来的甜度水平是参考其它食物而设定的,”作者说。

  “这些收集在一起的结果提供了明确的和一致的证据,那就是人们不会通过减少其它食物的摄入来补偿他们在饮用软饮料时所消耗的额外的热量,”回顾者说。

  作者预料在软饮料消费和体重之间有着较弱的联系,因为饮食中还有其它热量来源。而在最高水平的研究中,在控制了大量的非相关因素之后,存在着一个中等水平的相关。这篇回顾研究同样指出了软饮料消费和更低的奶,钙,水果和纤维的摄入之间有着微小的关联。

  最引人注目的联系是软饮料消费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之间的联系,根据回顾者说。在一项有91249位女性且随访八年的研究中,那些每天消费一瓶或更多的软饮料的人发展为糖尿病的几率,是那些每个月消费少于一瓶的人的两倍。

  “这个结果本身有理由让我们密切关注软饮料的摄入,特别是根据儿童的2型糖尿病发病率空前的增长来看,”这项回顾研究说。

  作者承认在这项回顾分析所包含的研究中确实存在着许多差异,即把不同的方法,人群,饮料种类和诸如体重的关键因素的测量混杂在一起。将来有着更多均一方法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澄清软饮料消费对于营养和健康的影响,”他们说。

  在另一方面,美国科学普及中心对迄今为止的这项研究非常满意。“这儿有着如此之多的证据,”哲学博士又是执行主管michael f. jacobson说。“这就是糖水。现在真正要做的就是让法律和条例帮助限制软饮料的消费。”

  消费者权益协会要求呈现在自动售货机,便利商店和餐厅出售的软饮料的详细的热量信息。协会还敦促学校停止出售富含热量的软饮料。美国科学普及中心也向联邦政府请愿,要求在所有的没有营养的汽水上添加健康须知,用来警告它们可以促进肥胖,糖尿病,龋齿,骨质疏松和其它健康问题。

  软饮料产业已经单方面的制定出自愿的学校饮料的指导方针,用来限制含糖汽水的获得和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水,牛奶,果汁,能量饮料和有营养的软饮料。

  “在一个健康的饮食中,所有的食物和饮料都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如果它们消费得当且进行规律性体育锻炼的话,”美国饮料协会的发言人tracey halliday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糖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有侵犯到作者的知识产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必会24小时内删除!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糖友网”的所有文字内容及图片,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获取授权、投稿及合作请联系:010-51099090转8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