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型糖尿病 > 2型糖尿病监测 > 糖尿病诊治的一把“尺子”就是餐后血糖

糖尿病诊治的一把“尺子”就是餐后血糖

作者:佚名 来源:糖尿病网 时间:2016-09-22 19:29:58

  说起测血糖,大家往往对空腹血糖的值比较重视,对餐后血糖却了解得不够,比如究竟该怎么测?测出来的值有什么意义?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的杨国英主任告诉我们,不少的人在诊断糖尿病或平时的血糖监测中只关注空腹血糖,忽视餐后血糖。可以肯定,这是错误的。重视餐后血糖,不仅有利于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更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的控制糖尿病病情的发展,算得上是糖尿病防治过程中的一把“尺子”。

血糖

  早期诊断的“金标准”

  市民张女士最近总感觉特别容易累、头晕、口渴,经常半夜都要起来喝一杯水。医生建议排查糖尿病,结果空腹血糖为5.7毫摩尔/升,但餐后2小时血糖却高达13.2毫摩尔/升。直到被医生确诊为糖尿病后,张女士还疑惑不解:每年的单位体检,自己的空腹血糖水平不是都很正常么,咋就成了糖尿病了呢?

  专家解读:空腹血糖达标并不意味血糖真的正常,还要看餐后血糖是否正常。在糖尿病的早期,胰岛细胞分泌功能轻度受损时,胰岛素的基础分泌还能够控制空腹状态下的血糖,表现为空腹血糖正常;但进餐后对胰岛素的需求增加,胰岛素分泌却不足,餐后血糖往往就会偏高。

  临床上,餐后血糖对胰岛功能的下降较空腹血糖更为敏感,其异常一般比空腹血糖异常要早3~5年。换句话说,这可使糖尿病诊断提前3~5年,能为糖尿病的早期治疗争取时间,在诊断和治疗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早期疑似糖尿病患者应该检查餐后血糖,必要时可同时与空腹血糖一起测定,以提高检出率。

  减少并发症的“关键点”

  58岁的陈先生患糖尿病5年多,近来感到下肢皮肤麻木、视力模糊,检查发现尿中有少量蛋白,医生检查认为已经出现糖尿病并发症。陈先生觉得有点突然,患病以来,自己一直比较重视,病情控制也还算满意。但这才5年,就出现了并发症,不是说控制得好一般要10年么?医生经过询问得知,陈先生平时只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很少监测。偶尔测过的几次有偏高的,他又以为是这和进餐有关系,没有太重视。

  专家解读: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餐后血糖的控制与空腹同样重要,餐后血糖能更准确地反映病人血糖控制的真实水平,是反映病人进餐量及用药量是否合适的关键指标。这是因为人一天当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处在餐后状态,餐后血糖对全天的平均血糖影响更大。

  另外,餐后人体的血糖水平会升高,健康人可以依赖于胰岛素的调节来保持正常。而糖尿病人血液中的葡萄糖无法进入组织细胞中被分解利用,血糖便会因此超出标准带来伤害。一般认为餐后2小时,正常的不超过7.8mmo1/L,经常超过11.1mmol就容易导致许多并发症的产生。

  怎样有效监测和控制

  中国人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比较多,更容易导致餐后血糖的升高。因此,杨国英主任建议糖尿病患者最好每月连续检测2天的血糖,每天检测4次,以便调整降糖药物和寻找适合自己吃的主食和蔬菜。每天的4次血糖监测分别为早晨空腹、早餐后2小时、午餐后2小时和晚餐后2小时。比较好的血糖控制水平是:空腹<6.1~7.2mmol/L,餐后2小时≤7.2~8.3mmol/L,餐后3小时≤6.1~7.2mmol/L,而且全天没有低血糖情况发生。

  专家支招:对于餐后高血糖的控制,糖友还可以尝试下面的方法:

  1、在饮食总量控制的基础上少食多餐;

  2、进餐时细嚼慢咽,延长进餐时间;

  3、多选择富含植物纤维的食物,必要时可选择延缓消化吸收的降糖药物(如拜糖平);

  4、快速、短效的促胰岛素分泌剂(如诺和龙)对控制餐后高血糖效果也很好。

  警惕食品中看不见的糖

  研究表明,酸、甜、苦、辣四味中,最易让人接受并产生亲切感的是甜味,喜欢甜食是人的本能反应。有调查认为,每位女性年均可消耗64公斤甜品。生活中的“糖衣炮弹”总是如影随形,时刻准备侵入您的身体安营扎寨,并与脂肪联手,破坏机体健康。

  我们当然很容易避开糖果和蛋糕这类甜品,但你知不知道,有些看起来不含糖的食品却同样隐藏着“甜蜜杀手”,对这些,我们又该咋办呢?

  1、仔细察看包装上的营养配料表。尽量少选用添加了甜蜜素、糖精、安塞蜜等高效甜味剂的食品。较为健康的为低聚糖和糖醇类食品。

  2、低脂和无脂食品并不代表无糖。一些低脂或无脂食品往往会加入糖分以改善其单调口味,例如低脂或无脂酸奶。

  3、超市货架上的各种方便烹饪酱料可能含有糖。比如面酱、番茄酱、沙拉酱等,所提供的热量有一半都来自糖分。

  4、很多加工果汁含糖量超过正常量。这些饮料采用大量甜味剂增加口感,使人产生饱腹感并影响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

  5、大多数酒精类饮料也含有糖分,最典型的就是葡萄酒,含有不少糖分。

  糖尿病人少喝粥

  糖尿病人最好别喝粥,粥含水分多,比米饭和馒头容易消化吸收,而且粥熬的时间越长,越黏糊,越好喝,升高餐后血糖就越快。这是因为食物加工时间越长、温度越高则血糖生成指数越高。粥熬的时间长,大米中的淀粉就部分分解成了短链的碳水化合物,如糊精。而糊精比淀粉更容易消化吸收,在人体内能很快分解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后,可以直接升高血糖浓度,即升高餐后血糖。

  研究发现,大米粥血糖生成指数为69.4,而牛奶血糖生成指数为27.6,远远低于粥。所以早餐最好吃牛奶、豆浆或酸奶。糖尿病患者在发烧、胃肠不适或有感染、手术等其他情况,也可喝些粥、面片汤、鸡蛋羹或烂面条。但要注意粥不要熬得太久、太黏。必要时可适当增加降糖药和胰岛素的剂量,这样会更稳妥一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糖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有侵犯到作者的知识产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必会24小时内删除!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糖友网”的所有文字内容及图片,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获取授权、投稿及合作请联系:010-51099090转8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