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糖尿病新闻 > 最新消息 > 营养干预治疗糖尿病,有了新的技术突破

营养干预治疗糖尿病,有了新的技术突破

作者:李丽云 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17-10-13 16:23:38

  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学教研室副主任李颖及其团队完成的一项课题《2型糖尿病早期营养防治和关键技术研究》,成功筛选了餐后高血糖患者(IPD)的诊断标志物,首次发现糖尿病营养干预新靶点,据此提出营养干预措施,建立了糖尿病防治的关键方法,为今后实现精准化营养干预和个体营养治疗奠定了新的认知基础。该项成果近日获得了2017年度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营养干预治疗糖尿病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的巨大转变,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2型糖尿病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2010年我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8岁以上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1.6%,总糖尿病患病人数超过1.13亿,其中2型糖尿病占90%以上,糖尿病前期人数高达4.83亿以上。2型糖尿病是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的代谢紊乱性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均伴有营养素代谢异常,营养素代谢的改变将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通过营养干预是2型糖尿病的最为经济和有效的防控措施。

  李颖教授课题组从2006年就一直致力于上述课题的潜心探索,旨在通过营养流行病学和营养组学系统研究,摸清我国居民2型糖尿病营养代谢发生发展规律。课题组在科研中实现了三个首次:一是在对15000人的队列追踪研究,针对新发2型糖尿病早期病人,利用营养组学系统分析了脂肪酸谱、氨基酸谱、矿物质谱、脂溶性维生素和机体代谢谱的变化规律,首次发现了在胰岛素抵抗状态下,营养素代谢异常规律和作用机制;二是在国内外首次发现和报道了利用UPLC-Q-TOF技术研究了餐后高血糖症(IPD)患者的代谢图谱,筛选出利用空腹血清诊断IPD病例的早期生物标志物,为IPD的早期诊断、早期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持;三是在国内外首次发现和报道了胰岛素抵抗患者脂肪酸的代谢规律和特征,游离脂肪酸C18:0在葡萄糖负荷后出现显著升高,通过体内外研究发现,其信号通路和代谢途径为INS/SREBP-1c/ACC/ FAS/ELOVL6,并进一步研究证实为营养干预的新靶点。

  据李颖教授介绍,精准化治疗是目前全球都在努力的方向。营养干预是疾病预防和治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特别是针对糖尿病等慢性病,是最为经济也最为有效的手段。但营养干预和营养治疗也是最为复杂和需要精准化的。如果要实现精准化的营养干预和治疗,前提是要精确掌握特定人群的营养代谢特征和其变化规律,才能够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精准营养干预和治疗。课题组依据发现的营养干预靶点和胰岛素抵抗患者营养素代谢异常规律,筛选出了具有明确降低血糖和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的功能因子和食品,并提出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营养干预措施,建立了2型糖尿病营养防治的关键技术。随着信息化和科技的发展,在大数据分析能力不断提高今天,在这些精准代谢数据作为研究基础,未来通过精准营养治疗和营养干预,将会大大降低和改善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迄今为止,李颖教授课题组共发表与本项目相关SCI文章82篇,累计影响因子297.364,他引715次;获授权专利3项。相关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医学中心评选的年度获奖文章中“基因组和系统生物学研究领域”唯一获奖文章;获得多个国际著名杂志的专题评述和高度评价。研究内容被写入全国高等院校规划教材《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以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糖友网”的所有文字内容及图片,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获取授权、投稿及合作请联系:010-51099090转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