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型糖尿病 > 2型糖尿病并发症 > 糖尿病患者需警惕失明

糖尿病患者需警惕失明

作者: 来源:家庭用药 时间:2017-06-18 16:32:3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率较高,有可能导致失明,应早防早治,及早选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等药物……


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早出现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已成为我国临床上继白内障、青光眼之后的第三大致盲性眼病。据统计,中国糖尿病患者确诊年后发生视网膜病变的概率为: 5~9年,约10%; 15年后,约50%; 25年后,80%~9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效果比较理想,而且花费较晚期低。早期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从以下三点着手:

   一、积极控制血糖、血压

  首先应遵医嘱合理选用降糖药或胰岛素,此外还需重视调节心理与生活方式。

  紧张焦虑情绪会使人处于一种持续应激状态,可能使体内激素过度分泌,导致高血糖、高血压的发生,所以糖尿病患者应重视心理健康。

  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以及合理应用减肥措施十分必要。合理饮食的原则是营养平衡、饮食品种多样化、科学计算总热量、结构合理、高纤维素、低盐、禁酒、戒烟及禁甜食。运动疗法可增加脂肪分解,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对于同时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者,应同时积极治疗,因为血糖升高可使患者眼底血管受到损伤,而高血压又增加了眼底出血的可能性。

  二、定期全面眼科检查

  有将近90%的患者在内科确诊为糖尿病后没有遵医嘱定期行眼科检查。由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没有症状,患者没有重视,到了视力突然严重下降,才想到来眼科看病,此时病情已经比较严重。建议: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尽快进行眼科检查(1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后3~5年内),随后的复查每年至少1次。如果已有视网膜病变,复查的次数还应增加,及时观察病情变化。

   三、及早选用药物防治

  常用药物有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如丽珠广乐)、羟苯磺酸钙(如导升明)、金菖胶囊等。

  这些药物作用机制略有不同,以胰激肽原酶肠溶片为例,由于视网膜病变的病理基础是微血管病变,胰激肽原酶直接作用于微血管,对糖尿病破坏各种微血管而导致的视网膜、肾、足病变都有较好的防治作用。胰激肽原酶曾称胰激肽释放酶,使小血管和毛细血管扩张,增加毛细血管血流量;降低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增加肾血流量,改善肾功能,减少尿蛋白;降低外周血管的阻力,较温和地降血压,改善心肌缺血缺氧性损伤;动物实验还证明,它能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利用。临床数据显示,对于糖尿病引起微血管病变的并发症,如视网膜出血、水肿有明显的疗效。注意必须在空腹或饭前服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后期,则可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运用激光、手术等方法治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糖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有侵犯到作者的知识产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必会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