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型糖尿病 > 1型糖尿病并发症 > 影响糖尿病眼病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糖尿病眼病的因素有哪些?

作者: 来源:中华糖协网 时间:2017-09-22 22:04:37

  糖尿病视网膜病(DR)属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早期没有任何表现。病程长,发展缓慢,容易被忽略;再者,糖尿病患者以老年人居多,眼睛有一些轻微改变往往会以为是视力下降,是一种正常的衰退,不会把这种情况和糖尿病联系到一起。

糖尿病眼病、

  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个糖尿病患者都会患糖尿病眼病。那么哪些人是患糖尿病眼病的高危人群呢?

  糖尿病患者的病程越长,特别是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肥胖或有遗传因素时,即使血糖相对稳定,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也会升高。病程超过10年的糖尿病患者,超过一半会合并眼部病变。下面就引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全身因素进行介绍

  1高血糖或血糖波动过大

  血糖是反映血糖控制的瞬时指标,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近3个月血糖控制的平均指标,因此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控制指标不容小觑!糖化血红蛋白每降低l%,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的危险会降低35%。

  糖尿病患者控制高血糖,减少血糖波动,可明显减少2型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的风险。控制糖尿病对于防治其视网膜病变的积极意义在于长期持续的积累作用,短期控制血糖对眼底的疗效不易看出。

  若在较短时间内快速降低血糖,反而可加重视网膜病变,因血糖下降后,视网膜血流量减少,而视网膜血管自动调节能力较弱,会造成视网膜缺血加重。

  2高血压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是大血管及微血管发生病变的重要因素,可使动脉血管内皮增生、硬化、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引起视网膜缺血、缺氧,研究表明血压增高与视网膜病的发生、发展成正相关。

  3高血脂

  糖尿病患者终身都伴有脂质代谢紊乱,主要是因为过高的血糖不能被正常分解代谢,从而转化为血脂。血脂升高又可增加血液粘滞度导致微循环异常,加重视网膜的渗出和水肿,参与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随脂代谢严重程度而加重。

  4患病年龄大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糖尿病发生时的年龄有关,临床上很多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前血糖已经高了很长时间,甚至是因为视力下降来眼科就诊时才发现患有糖尿病。确诊年龄为19岁以前者,7%的病人10年后将发生糖尿病眼病。确诊年龄为20--39岁者,10%的病人10年后发生糖尿病性眼睛病变。确诊年龄超过40岁者,25%的病人10年后出现糖尿病眼病。所以,糖尿病高危人群至少应半年检查一次空腹和餐后血糖,以免诊断延误。

  确诊年龄19岁以前20--39岁超过40岁

  糖尿病眼病患病率7%10%25%

  5遗传因素

  目前关于遗传因素对糖尿病视网膜病的发生发展影响的报告日渐增多,有糖尿病视网膜病的患者,其一级家属(父母或子女)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危险明显升高。所以,糖尿病家族史是糖尿病视网膜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6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的特征性病变表现在微血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都属于微血管病变。所以,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有许多相似之处,两者常同时存在,严重程度也呈平行关系。所以,有肾病者必有眼病,且肾病越重,眼病也越重。比如:肾功能衰竭阶段,几乎100%都有视网膜病变,且大多处于失明或半失明状态。

  7妊娠

  妊娠是糖尿病妇女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妊娠期妇女全身血管系统、激素分泌的变化,不仅会促使正常妊娠期妇女发生糖尿病,也会对糖尿病妊娠期妇女产生很大影响,且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影响逐渐加重。在妊娠20~28周时,糖尿病视网膜病会明显加速发展,一般于分娩后6个月内影响逐渐消退。

  8长期无症状的隐匿型糖尿病患者

  这类病人由于没有明显糖尿病症状,大多数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患了糖尿病,没能早期治疗,等发现时糖尿病已经很多年了。由于长时间代谢障碍没有被发现,患者的微血管持续被破坏,眼底功能与结构容易发生改变。所以,糖尿病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检测血糖。

  9其他,如肥胖、饮酒、吸烟、口服避孕药等

  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的全身影响因素还有很多,诸如瘦素、炎症、种族、苭物依赖型的糖尿病病人、微量元素镁缺乏等,但其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影响作用和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希望糖友尽量规避以上危险因素,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及体重,并且至少每年做一次眼部检查,才能远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远离失明困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糖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有侵犯到作者的知识产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必会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