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型糖尿病 > 2型糖尿病治疗 > 最新糖尿病药疗方略

最新糖尿病药疗方略

作者: 来源:科学养生 时间:2017-07-04 21:54:22

  限于目前的医学水平,糖尿病还是一种不可根治的终身性慢性病,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持续综合性治疗。在进行饮食控制、运动、血糖监测、心理调节的同时,药物治疗对糖尿病人至关重要。如果用药得当,不仅可以有效抑制病情的发展,还可以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糖尿病治疗

  药物治疗目标

  首次确诊2型糖尿病的患者,若无症状或症状较轻,可先进行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2-3个月;若有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的症状,需在饮食控制、运动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降糖药治疗。

  1型糖尿病患者则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的控制目标血糖是:空腹≤7.0mmol/L或126mg/dl,餐后≤10.0mmol/L或180mg/dl;老年患者空腹血糖≤7.8mmol/L或140mg/dl,餐后≤11.1mmol/L或200mg/dl。

  常用治疗药物

  目前所用降糖药物,主要有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两种。口服降糖药又有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和非促胰岛素分泌的药物。目前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有磺脲类(D860、优降糖、达美康、美吡达、糖适平等)和诺和龙;非促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有双胍类(降糖灵、二甲双胍、降糖片、美迪康、迪化糖锭、格华止等)、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拜糖平、培欣)和噻唑烷二酮类(曲格列酮、吡格列酮和罗格列酮等)。

  口服降糖药注意事项

  口服降糖药的选择

  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首选非胰岛素促分泌类的降糖药治疗,如先选用双胍类或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若血糖控制仍不满意,可联合用药或加用胰岛素促分泌剂或胰岛素。

  体重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首先采用胰岛素促分泌类降糖药物或α-糖苷酶抑制剂,若血糖控制仍不满意,可联合用药或加用非胰岛素促分泌剂或胰岛素。

  服用方法

  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磺脲类在餐前30分钟服用;非促胰岛素分泌的药物双胍类一般在进餐中间服用,或餐后立即服用。α-葡糖苷酶抑制剂拜糖苹应与第一口饭同嚼碎服下。口服降糖药均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其后根据血糖逐渐增加用药剂量。

  老年人和肾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的选择

  65岁以上的糖尿病病人一般不用双胍类药,慎用优降糖、迪沙片、美吡哒,可用达美康、糖适平和拜唐苹,尽量避免低血糖反应发生。糖尿病患者一旦并发肾病应及时调整降糖药,首选药物糖适平治疗,血糖控制不理想者,可加用拜唐苹或改用胰岛素治疗。

  口服降糖药物使用中常见的错误

  错误的联合用药:同类药物的重复应用( 如:消渴丸+优降糖,美吡达+糖适平); 服药时间错误;口服药物时忽视饮食和运动治疗;不规律应用口服降糖药物,不能长期坚持用药;复查血糖时不服药物;口服降糖药物更换过于频繁。

  糖尿病并发病患者和特殊情况下糖尿病

  如妇女妊娠期、哺乳期,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重症肝肾功能不全、过敏等,应到医院请医生重新制定饮食、运动、用药治疗方案。服用过程中若发生不良反应:如短暂视力障碍,胃肠道功能紊乱,或肝功能异常应立即停药。

  用胰岛素治疗时应注意的事项 

  胰岛素的储存

  胰岛素须放置在摄氏2-8℃的冰箱内,可保存2年,25℃下可保存1个月。短效胰岛素出现混浊、变色或长、中效胰岛素出现块状则不能使用。

  胰岛素的剂量要准确

  采用1毫升注射器抽药,或者用胰岛素注射笔直接注。,抽取药液时避免振荡。混合胰岛素用前轻轻摇匀。

  注射的部位

  以上臂、大腿前侧及外侧、臀部和腹部为宜。脐和脐周不要注射。应经常变换注射部位,多次注射同一皮下组织可降低吸收能力。

  注射必须严格无菌操作

  因糖尿病患者体内代谢障碍,故机体抵抗力降低,容易遭受细菌感染,尤其是皮肤感染易形成溃疡且不易愈合,应使用0.75%碘酊消毒。

  长效胰岛素和普通胰岛素配用

  应先抽普通胰岛素再抽长效胰岛素,因长效胰岛素内含有多余的鱼精蛋白和锌,如先抽长效胰岛素会把多余的鱼精蛋白和锌带入普通胰岛素瓶内,使普通胰岛素和鱼精蛋白及锌结合成为长效胰岛素,失去短效胰岛素的作用,减低疗效。

  低血糖的预防

  遵医嘱从小剂量开始用药,并注意随时检测血糖(尿糖)

  用药时应规律定时定量进餐及运动

  低血糖的先兆和症状

  心慌、出汗、饥饿、无力、手抖、视物模糊、面色苍白或头痛、头晕、定向力下降、意识障碍等。

  如有上述症状出现,应迅速食用含碳水化合物食物、口服糖水或静推葡萄糖注射液。

  低血糖昏迷

  若低血糖进食后症状未缓解,而出现心率>150次/分或<50次/分,有休克迹象或出现昏迷,应去除患者假牙,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低血糖自我防范方法

  有低血糖病史者,应随身携带糖果、点心、甜饮料等,遇上心悸、出汗等先兆症状,随时口服糖块,以防发生意外。并在外出时随身佩带病情卡,万一发生低血糖昏迷时能及时得到他人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糖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有侵犯到作者的知识产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必会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