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型糖尿病 > 2型糖尿病经验 > 糖尿病患者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管理方法

糖尿病患者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管理方法

作者:高全仁 来源:糖尿病之友 时间:2017-04-21 14:01:23

        患上糖尿病的22年也是收获颇丰的22年。这些年,我不仅战胜了糖魔,没有让并发症缠身,而且获取了大量知识,丰富了自己,养成了健康的生活方式,使自己坚强起来。总结这些年的战斗史,认定“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与糖友们分享,不妥之处也请指正。

  循序渐进

  我在1995年确诊的2型糖尿病。记得当时主任建议我暂时先不吃药,先改变生活方式,锻炼身体,控制饮食。就这样,我开始了“裸奔”,而且一下坚持了10年。10年来我每天早上跑步5公里,雷打不动,连出差也不间断;饮食控制重视“少吃”,就连到部队帮助工作吃饭时也滴酒不沾,工作也毫不懈怠。就这样,我不仅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师,并把糖尿病并发症阻止在门外。

  第二阶段是近10年的事。2005年检查,我发现糖化血红蛋白到了9.0%,鉴于当时患有慢性胃炎灶性萎缩和慢性乙肝,医生让我开始了胰岛素治疗。我先后使用过动物胰岛素、重组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最后使用优泌乐50(早、午)和25(晚)注射。

  2006年退休后有了多渠道学习健康知识的时间,生活方式干预有了较大的进步。摸索了一套食谱和锻炼方法,血糖得到较好控制,糖化血红蛋白稳定在6.0%以下。问题是低血糖还会时不时的造访,虽然没有严重低血糖,但还是时不时的烦人。

  后来,我学习了《中国成年人2型糖尿病HbA1c控制目标的专家共识节选》,其中讲到老年人“神经反应迟钝或存在神经病变,容易发生无感知性低血糖”,“多伴有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一旦发生低血糖可诱发心肌梗死及脑梗死。即使是轻微的低血糖也可能引起患者摔伤、骨折”使我茅塞顿开,意识到不发生低血糖是十分重要的。

  认识自己

  糖尿病治疗方案、目标要个体化是专家的共识,要个体化首先就要认识自己。我今年已73岁,渐入老年行列。虽一直认为自己管理较好,各项指标达标,没有严重并发症,但机体老年性退化现象严重,存在很多危险因素。如患高血压病已46年,查体眼底动脉硬化2期、主动脉硬化,说明全身动脉硬化已进入2期,2009年查出多发腔隙性脑梗塞灶;目前虽然没有查出动脉斑块,但已查出血管内膜毛糙,离斑块也就一步之遥,随时都有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眼底视网膜虽然没有出血点,但已有老年性白内障。这些年虽没有严重低血糖,但轻度低血糖时有发生,而且听专家说机体对低血糖的感知随着低血糖的次数的增多会越来越差,离“无感知低血糖”已不远。值得庆幸的是萎缩性胃炎已自愈,乙肝也奇迹般地康复。

  适者健康

  根据以上分析,我与医生讨论了治疗方案,并根据医生的指导,采取了钝化的治疗方案。把一日3次的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改为一天一次的重组甘精胰岛素类似物,保证空腹血糖达标,同时服用二甲双胍+那格列奈管好餐后血糖。

  但服用二甲双胍之后经常早餐后腹泻,血糖波动大,检查后医生建议我将治疗方案改为“三短一长”胰岛素注射:三餐前打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睡前打基础胰岛素类似物长秀霖。我想只要我按指南要求加强监测,规律生活,提高警惕,血糖控制目标不要太低,一定可以避免低血糖,就愉快地接受了这一方案。最近复查糖化血红蛋白6.1%,今后争取达到6.5%~7.0%。

  22年的经历,使我认识到糖尿病不可怕,只要努力学习,积极实践,坚持打好持久战,就一定能管理好。治疗方案不能仿效,不能借鉴,治疗目标不能攀比,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糖友网”的所有文字内容及图片,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获取授权、投稿及合作请联系:010-51099090转8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