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型糖尿病 > 1型糖尿病经验 > 糖尿病患儿的心理健康

糖尿病患儿的心理健康

作者: 来源:糖尿病网 时间:2017-07-20 07:32:39

  当一个前程似锦,求知欲旺盛的孩子得知糖尿病将终身伴随自己时,心情是很复杂的。沉重的打击常常会使患儿产生矛盾、消极的心理,继而引起多种情绪反应,例如情绪低落、焦虑、恐惧、孤独、伤感等.乃至认为前途渺茫,而自暴自弃,不配合治疗。有些家长的紧张心情甚至比孩子更有过之,终日担心、害怕、不知所措,这样就更加重了患儿的心灵创伤。

糖尿病儿童心理

  不良情绪及行为影响患儿的心理健康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国外的众多研究就发现1型糖尿病患者是心理问题发生的高危人群。一项研究对92名8—1 3岁的1型糖尿病患者随访1 0年后发现,在他们当中各类心理障碍累积发生率高达47.6%,是正常人群的3倍。其中又以青春期的1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理障碍的危险性显著增加,但未发现明显的性别差异。这些心理障碍包括了情绪、行为等各个方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行为问题,它是指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过了相应年龄所允许的正常范围的异常行为,可影响到孩子们的生长发育和社会化过程,并可能导致他们到成人时期发生适应不良、违法犯罪和精神性疾病。

  我们曾对来我院就医的20 5名6—1 7岁1型糖尿病患儿进行行为问题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有41人存在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0%。而对619例健康对照组的行为问题调查,具检出率仅为8.2%,两者比较有明显差别。行为问题的表现除了疾病早期的适应性障碍以外,社交退缩、交往不良,抑郁和焦虑是主要的心理障碍表现。在我们的调查中还显示,家庭的和睦。父母对患儿的关心与了解程度以及与患儿的交流方式等,对患儿的心理行为有非常大的影响。父母能够共同与患儿分担对控制病情所负的责任,将对糖尿病的代谢控制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患儿的病情控制会较差。1型糖尿病患儿行为问题的特点与他们所处的慢性疾病状态、糖尿病治疗管理及对家庭的依赖、社会支持等因素有关。

  我们在工作中常常发现由于患儿的严重心理障碍造成病情的反复或不稳定,这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多困难。如我们曾遇到一例刚出院不久的患儿,回家后仍坚持认真记录监测的结果,每天血糖控制得比较稳定,尿糖定性基本在—~±之间。但一到来医院复查的日子,血糖就增高,尿糖变为“+++”。究其原因,是由于担心复查的结果不正常。这种紧张心情不可避免地引起神经一内分泌功能的变化,导致儿茶酚胺、肾上腺素、皮质激素等升糖激素分泌增加,进而血糖、血脂增高并出现酮血症。而患儿本身由于胰岛B细胞的功能被破坏,不能相应地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去调节这种内环境的失衡,致使代谢失去控制,血糖增高,尿糖增加,甚至出现酮症酸中毒。说明这些心理问题会影响糖尿病的病情控制,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但是要想打破这种恶性循环,仅凭药物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及社会支持,这样才能使患儿像正常儿童一样健康成长。

  从容应对,为患儿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在1型糖尿病的患儿家庭中,患儿的父母常常会因子女失去健康而极度悲伤,因而会增加患儿的恐惧和不安全感。这时家长应控制自己、尽快消除恐惧和顾虑,因为此时家长的情绪会影响到患儿,患儿对家长的表情、态度以及言行举止都十分敏感,所以家长在患儿面前应镇静自若,以使患儿能得到心理和精神上的支持。与此同时,医生的责任也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应在感情上和糖尿病知识方面给与患儿及其家长热忱的帮助和支持,这样可使他们找到一种感觉上的平衡,有助于患儿父母度过应激反应期.为患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我院资料显示.儿童1型糖尿病以学龄儿童和青春期发病为主,但1—5岁以内发病者也不少见,最小的发病年龄只有2个月。婴幼儿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注射、饮食和血糖、尿糖监测等完全依赖于家长。这一时期的患儿不可能理解胰岛素治疗和监测血糖的意义,对由此带来的疼痛必然会出现挣扎和反抗,这就要求父母要有较强的感情忍耐力,能正确地认识和适当忍受诊疗措施给患儿造成的痛苦,并提供一切可能的治疗条件以减少患儿的痛苦。小于5岁的患儿缺乏识别低血糖发作的能力,因此要求父母不仅要完成对患儿的一般管理及治疗,还必须掌握对低血糖的认识、预防和处理的知识,加强血糖监测、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随着智力发育的提高,幼儿期儿童已开始具有自我意识并开始对周围环境进行探索,能初步分辨出低血糖症状。由于能感受到糖尿病相关的治疗、监测所带来的痛苦而开始发脾气,此时医护人员应根据病情酌情减少胰岛素注射和血糖监测的次数,以减轻治疗给患儿带来的疼痛。

  学龄前期的患儿可出现社会行为及能力的退缩,他们可能会认为糖尿病的胰岛素注射治疗和血糖监测是对他们的惩罚,并由于害怕而逃避治疗。这个阶段应鼓励患儿参与到某些可能的治疗工作中去.比如胰岛素注射和血糖测试的准备工作等。

  学龄期的糖尿病患儿可出现抑郁、退缩、社会交往不良和学习问题等,会产生被社会遗弃的孤独感,同时又很想了解有关1型糖尿病的知识。在这一阶段,随着认知和心理的发育,儿童对日常疾病管理的责任心会不断增加,可让他们在家长的指导下,主动参与到糖尿病的饮食安排。日常的监测及治疗中,并给他们更多的自主权,这有益于日后他们对治疗的配合与管理。医务人员对于代谢控制好的患儿应给与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对做得不好的患儿也不要责备,而应友善地讲明道理,提出改进的具体办法,以免引起反感。

  青少年期的患儿对疾病感到痛苦和悲伤,已经可以意识到并发症的威胁。他们常因自己有病,和同龄人相比易产生自卑感。他们对疾病常有独立和依赖的矛盾心理斗争,可能冒险自动停止胰岛素治疗和血糖监测,并且不控制饮食而随意吃零食,以致于发生酮症酸中毒。此时患儿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其心理的发展也正经历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具有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并存又相互矛盾的特点。由于感受到自身生理上的变化,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小孩子.要长大成人了。这种”成人感”和独立性常使他们的情绪不稳定,带有冲动性、敏感性、缺乏自制能力等特征,从而造成他们行为的不可预测性。比如他们很看重周围人群(老师、父母、同学、朋友)对自己的评价,表现出很强的自尊心。如果父母或成年人仍把他们当作小孩子看待,对他们指指点点,他们会很反感,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不尊重,甚至会发生与父母顶嘴的现象。但是他们在糖尿病的特殊生活要求中又离不开父母的照顾和指导,因而又表现出一定的依赖性。

  在这个阶段父母要多尊重孩子,以鼓励为主.给他们一个成长的自由空间.放手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使他们增强独立解决困难和战胜疾病的能力。在孩子与父母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和谐气氛不仅对他们的个性、人格的塑造是极其重要的,对糖尿病的代谢控制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这一时期,医生和家长都应尽量多和患儿沟通,耐心听取他们的想法,出现问题时尽量说服教育,对患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呼吁全社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心理支持和关爱

  作为医生,不仅仅是指导患儿的饮食及调整胰岛素治疗,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是通过与患儿的亲切交谈,了解患儿的心理状态,使其感到医生是帮助他们战胜疾病的朋友。在解除患儿及家长的顾虑,提高对疾病认识的基础上,使他们逐步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鼓励患儿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组织参观名胜古迹.游览祖国大好河山和野餐等活动,医务人员与患儿共同生活,有机会更多地了解每个患儿的心理状态,使心理治疗能更有效地进行。在这种活动中,新老患儿互相交流如何控制好病情的体会,互相鼓励,广交朋友,把自己融入战胜糖尿病的大家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使患儿不再感到孤单,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事实证明,不少患儿自患病以来从未参加过这类集体活动,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后不仅使患儿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还享受到了生活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使他们体会到自己也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能像正常健康儿童一样生活。

  社会大环境的关注与支持也在温暖着糖尿病患儿的心。正如一位患儿在日记中写到的那样:”我们是不幸的,然而又是幸运的。有这么多叔叔、阿姨在帮助和爱护我们,他们不但帮我们减少肉体上的痛苦,还帮我们医治心灵上的创伤、这样的爱,这样的情,我们终生难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糖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有侵犯到作者的知识产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必会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