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糖尿病新闻 > 糖尿病知识 > 糖尿病专家杨文英教授解答糖尿病病友最关心的13个问题

糖尿病专家杨文英教授解答糖尿病病友最关心的13个问题

作者:袁涛 来源:中国江苏网 时间:2017-07-10 10:19:30

  杨文英教授:原中日友好医院大内科主任、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代谢病中心主任、中日友好医院伦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他也是一名糖尿病患者,今天咱们一同学习杨文英教授如何看待糖尿病。

    记者:易患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杨文英:一是年龄。糖尿病是个老年病,随着年龄的增长,糖尿病患病越高。所以每增龄十岁,糖尿病风险增加60%-70%。国家老龄化人口多了,自然中国的糖尿病多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第二就是家族史,凡是有糖尿病一级亲二级亲的家族背景的容易得糖尿病;第三是后天出现的逐渐肥胖状态。肥胖是引起糖尿病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不管是腰围大的还是全身胖的都容易;第四是现在工作的程度,一个静坐的生活方式,和一个干体力活的相比,静坐的容易得病。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在文化程度相对低的人群当中,糖尿病患病很多。还有就是高血压、高血脂、甘油三酯高的人群也是糖尿病高危人群。

杨文英教授解答糖尿病问题

  记者: 如何唤起民众对糖尿病的自查自检意识?

  杨文英:这个就要进行广泛的宣传。针对上面几类高危人群,第一,年龄45岁以上的应该年年查体,注意自己的血糖状况;第二个就是超重或肥胖者应该去检查血糖;第三凡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一定要定期宣传查。因为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比没有的糖尿病发病高两三倍。高血压的和高甘油三酯人群也都应该去查血糖,因为这类人患糖尿病的几率也在明显增多;第四就是坐办公室工作的,肯定比做体力劳动的要不定期的去检查。

  记者:吃糖多与糖尿病是否有直接关联?

  杨文英:我们还没有研究说吃糖多的比吃糖少的容易发生糖尿病,但有一点,如果你有背景,你是易患,你是高危的。那么你在短期内大量单糖摄入,对胰岛的β细胞负担很沉重的,因为什么,因为这个β细胞分泌胰岛素,我们降糖激素就这么一个,升糖激素却有五个不止。一对五。

  记者:现在糖尿病逐渐呈现低龄化趋势,在您曾经诊断患者中,最小的是几岁?

  杨文英:糖尿病有四种类型,小的类型里头有一些比如新生儿,没出半年就得糖尿病的,这肯定是基因破坏了,属于特殊类型。在逐渐发育的儿童期最多见的是1型糖尿病。现在也有儿童肥胖了的,说家里有遗传背景,爹妈哪有糖尿病,从小就喂的特别胖的孩子,所以在低龄青少年儿童期间有2型糖尿病,还有就是我们普遍的青少年以后的这种早发现的或者早发病的成人糖尿病。就是有背景,然后现在的人又太早的胖了,太早的不活动了,太早的开车了。太早的去把所有对身体健康的这些都去掉了。

  记者:小孩如果患了糖尿病,应该注意哪些?

  杨文英:小孩得糖尿病,控制真的很难,难什么,我们现在要求糖尿病的生活方式都是合理饮食。合理饮食像好吃的东西,比如甜类的东西就好吃,都要限制孩子吃,挺难的。还有就是要定时定量对他们来说也很难,还有一个比如说怎么样带他们去活动,减轻体重,来呵护他们,像小孩的,要是一行当中血糖波动很大,也很难管理,二行波动不大,但是要让他控制饮食活动,减轻体重来做都难。

  儿童青少年期不管是得1型糖尿病得2型糖尿病,对家长来说都是一个非常痛苦的事情,我非常能理解,要把生活方式管理好特别难。很少有孩子能够懂得我这样的一个合理的饮食是对健康有利的。

  记者:女性得了糖尿病是不是最好不要生育?

  杨文英:这个问题我觉得也不是没道理。因为我们门诊也有糖尿病要求怀孕的,两件事,一个是从他要求怀孕做母亲的心理状态和为了家庭,所以不管有没有糖尿病,那么在国外或者在我们目前,我们也并不限制糖尿病病人去要一个自己的孩子。但是糖尿病到了一定程度就一般不允许怀孕了。比如说肾脏已经到了肾功能不好。在一次怀孕过程中会加重这种并发症的进展速度。

  作为糖尿病来讲,遗传背景肯定是在的,尤其母亲,母亲在怀孕期间,他原来有糖尿病再怀孕,这个孩子出来得糖尿病机会是非常大,而且早。

  记者:作为一个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我的饮食量、适当运动,但是可能不太知道如何进行科学控制,这方面给些建议。

  杨文英:糖尿病病人可以在院外治疗,也可以在院内治疗,效果从药食上看是一样的。但是院内治疗会跟院外不一样,这样医生会有时间去跟他讲解,怎么样饮食,怎么合适,他会在这个时间里看到病发症时候的亲眼所见,他会感觉到如果我不行,我若干年以后跟他一样。对他的触动远比在家里这种散的治疗要好。

  记者:有人说糖尿病是富贵病,你认可这个说法吗?

  杨文英:富贵什么呀,你说农村人富贵什么呀,吃饱了不动的病,都不叫富贵病,真正富贵有钱的人,他不得糖尿病,为什么?他知道管理,他自己健身。像美国现在就已经发展到,高收入人群中糖尿病人少,都在低收入人里头,就一天到晚傻吃傻喝的,对不对?中国也是低文化的人多,真正的高文化的人知道如何预防。所以,这就不叫富贵病,我觉得就叫傻吃傻喝病。

  记者:糖尿病会引发很多的并发症,在糖尿病治疗阶段,如何帮助患者,防止并发症?

  杨文英:得了糖尿病应该怎么办,第一个就是所有得了糖尿病的病人要接受一个正统的糖尿病教育,因为这是一辈子到现在还不能治愈的疾病。如果没有一个坚持的理念是坚持不下来的。比如糖尿病患者被告知,生活方式注意少吃多动,他说行。但是可以注意少吃多动一年,第二年他就不坚持了。患者就觉得这样的一个生活方式我受不了。那么我还想回归原来的,再加上糖尿病早期的血糖点位症状又不多,不能够有一个东西逼迫他去治疗,所以我们要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一个终身教育。

  教育什么?教育控制血糖,控制所有的得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目的是什么,另外教育这样长期的坚守,是为了解决今后患者跟正常人一样的寿命和正常人一样少得并发症。这样的话他就会对他每天的生活方式和每一次饮食等等的诱惑才能抵挡住,否则是抵挡不住的,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目前糖尿病不能根治,但是可以用药物控制的。病人长期服药是有误区的。有些患者不肯长期服药,他们经常会有一句话,说这个药又伤甘又伤肾我怎么能长期吃呢。但是他们不知道这个血糖高伤肝伤肾比药物要严重的多。所以我们要告诉患者,这个疾病治疗的意义和坚持药物治疗的意义。

  国内糖尿病患者多,其实医生也不少,但花出时间来去进行糖尿病教育的时间少。这跟国外的不一样。国外都是一个团队。教育归会护士做,专门有educator。医生只做决策。前期的教育,前期的这种铺垫填表,都是不需要医生做的。现在我们是前面没有,后面的医生这排队的人特别多。

  记者:糖尿病会有哪些并发症,最终导致什么样的影响?

  杨文英:要先谈点机制,你就能理解糖尿病可能会有什么并发症了。身体每一个细胞活动的时候都需要糖,糖进来经过一个代谢过程产能,这是细胞活动的一个动力,所有的糖都需要血里糖进到细胞里产能,那我们身体这些细胞有两大种族,有一种族糖进到细胞里头需要胰岛素帮忙。

  那好,如果胰岛素水平不好,或者胰岛素作用不好,不能推动糖进到细胞里去,进不去血糖才高呢。胰岛素借导的靶组织的障碍造成了血糖高,血糖就浸泡非胰岛素借导的组织产生并发症,那所有的内皮细胞覆盖哪,覆盖微血管,覆盖大血管器官,所以我们就经常会说,糖尿病病人,微血管病变以眼底和肾脏为代表的两大器官,大血管是所有的大动脉、心脏、脑子、脚,还有神经系统。所以这一些是发生并发症的细胞。

  记者:胰岛素适合每一个糖尿病患者么?

  杨文英:只要血糖高到一个比较高的程度以后,胰岛素比任何一个降糖药的降糖力度要深,准确度要好。作为一个降糖措施,它适合所有高血糖状态,高到一定程度了,就口服药管不了了,它都可以管。但是,如果在长期管理中,它当然适合那种缺乏胰岛素的,需要胰岛素来帮忙的。

  记者:并发症的治疗,比如心血管病、肾病、糖尿病引发的那些病,治疗时应该注意一些什么?

  杨文英:所有的并发症不管大小它都是渐进发展。比如肾病或者眼睛,前面不发展到一定危害程度的时候,你要控制好血糖血压,它还可以逆转。所以并发症都有一段可治疗期、可逆转期。

  早期发现早期稳定好了,让它可以逆转是非常重要的。但到一定程度就不可逆转,就到了一个并发症比较偏重的阶段以后,再把血糖血压都弄好了,它也回不来了,这段时间就很麻烦。

  所以所有的并发症都要把刚发生并发症和在可逆转期更进一步的加强管理。包括血糖、血压所有的跟并发症相关的因素管理好,让并发症虽然发生了,也尽量发展的慢一点。这就是所谓的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是什么?减少糖尿病并发症,让并发症可逆转。三级预防就是并发症到后期了都要出事情,就是功能的减退,人要死亡了,就到这儿了。其实糖尿病,你比如说血糖15,其实没什么症状。可是我们还要那么顽强的让病人治疗,就是预防并发症。糖尿病治疗的目的就是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让糖尿病患者最后的寿命跟非糖尿病一样长。不要因为过早的并发症致死致残,所以我们目的就是这个。

  记者:作为年轻一代的上班族,我们平时生活中会有哪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运动等方面,您能不能给些简单的建议。

  杨文英:这个问题也挺好的,作为现在上班族,首先要理解,就是什么样是合理的生活方式,什么对健康是有利的。

  我们喜欢通过吃的方式来做社会交流,所以大家动不动就是一约就是吃饭吧,你很少说我们一约去散步吧。所以大家可能偏重了吃的交流,而忽视了体育锻炼对身体的益处。我们从小也没有给自己设定一个,什么样的一个体力方式是我对健康有益,什么样的一个体育活动是我喜好。

  所以,你如果从小没有把这个列到你的议事日程,那这样的话他就形成不了一个体育锻炼的一个规律。而且你刚刚从事这个锻炼的时候,是累的,你没有过度到那个过程,你肌肉是很累的,所以大家就越累越懒,越懒越不动。就变成这么一种方式,所以我觉得年轻人一定要知道,每天从事的体力活动和锻炼,就跟吃饭一样,对我健康是重要的。今天我看了一个病人甘油三酯19,我说你怎么这么高啊,他们可能工作的方式就是借着吃喝来去推广他的工作,这是对健康是极为不利的。

  第二个,如今网络发达了,坐在电脑前工作的时间就更多了,而放弃了其他一些需要适当运动的活动,所以现在年轻人要么就是很瘦,要么就是吃的比较胖。真正的能够很结实的去从事自己工作的人很少。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糖友网”的所有文字内容及图片,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获取授权、投稿及合作请联系:010-51099090转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