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糖尿病新闻 > 糖尿病知识 > 对于糖尿病,预防的意义远胜于治疗!

对于糖尿病,预防的意义远胜于治疗!

作者: 来源: 糖友圈 时间:2017-11-12 18:12:13

  中国古语说得好:上医治未病。这句话道出了预防胜于治疗的理念,在糖尿病防治的问题上也是一样的,与其等到确诊之后再去后悔,不如从平时就开始预防。

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人群不可忽视

  为了患者生命质量更高和预期寿命更长,预防糖尿病的意义远胜于治疗。

  我国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接近1亿人,而尚未确诊的“糖尿病前期患者”人数已达1.5亿人。相对于严峻的糖尿病形势,我国糖尿病的治疗严重滞后,光靠目前糖尿病医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动员全社会各行各业的力量,建立起预防糖尿病的长城。

  糖尿病前期患者,不是指尚未被发现的糖尿病患者,而是血糖已经不正常或者出现糖耐量低减症状,但还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提出糖尿病前期这一概念,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及早发现病情。糖尿病前期与糖尿病给人们造成的最终结果“殊途同归”,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死亡率高出正常人的2-4倍。

  如果从确诊糖尿病开始才正式治疗,往往可能已处于疾病的中下游状态,虽倾尽全力,效果还是可能相对差些。

  仅空腹血糖达标还不够

  多数人在体检中都做过空腹血糖检查,《中国糖尿病指南》中规定,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值应小于6.1mol/L,很多人见空腹血糖值正常就放心了。

  其实血糖值是存在波动的,不同时间测量空腹血糖,结果很可能有高低差异。更重要的是,空腹血糖达标并不意味着餐后血糖值也达标。“餐后2小时(从进食第一口算起)血糖值的标准是7.8 mmol/L,很多患者每次测空腹血糖都正常,但一查餐后血糖值就偏高。

  除空腹血糖外,糖化血红蛋白是另一糖尿病临床检查重要指标,可以反映2-3个月内患者血糖控制的总体情况。糖化血红蛋白在6.3 %以下被认为正常,但实际上超过5.3%并有三高中的任一高就应该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了。

  目前,很多体检机构都有空腹血糖的检查项目,却不常规查餐后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两项,如果能增加餐后血糖甚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会更为准确和全面。

  别等出现症状再就诊

  随着近年来健康教育的深入,很多百姓对自己的健康有了更多关注,对糖尿病也有了更强的警惕意识。不少患者发现身体出现的症状主动就诊,比如近期口渴明显,爱流眼泪,容易疲劳,小便次数增多或者家人说他瘦了……

  发现这些早期征象后进行检查非常必要,但约有一半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即便血糖已经相当高了却仍没有任何不适症状;还有很多人出现症状时病情已经很严重了。因此,不能单靠症状判断是否患上糖尿病,而应该根据危险因素进行筛查。

  糖尿病高危人群

  参考《2013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对成年人中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定义:在成年人中(>18岁)中,具有下列任何一个及以上的糖尿病危险因素者:

  年龄≥40岁;

  有糖调节受损史;

  超重(BMI≥24)或肥胖(BMI≥28)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静坐生活方式;

  一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产史或妊娠糖尿病史的妇女;

  高血压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血脂异常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

  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和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患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糖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有侵犯到作者的知识产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必会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