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糖尿病前期 > 糖尿病前期基础知识 > 糖尿病患者治疗时的心理误区

糖尿病患者治疗时的心理误区

作者: 来源:糖人健康网 时间:2018-04-27 14:28:39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治疗很关键,但在治疗过程中,心理调整也是必要的,因为常有一些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时容易陷入心理误区。

  不以为然

  糖尿病早期患者一般都症状较轻甚至没有症状,有的还可能反常地“红光满面”,给人“体格健壮”的假象,还有患者误认为血糖高些对身体并无大碍,故对该病采取“不以为然”的态度,拒绝改变饮食习惯和配合医生服药治疗。

  恐惧焦虑

  由于糖尿病是一种难以彻底治愈的终身型疾患,而且随着病情发展还会出现种种并发症,加上因缺乏相关知识或认识的片面化,患者很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其实,糖尿病并非不治之症,其死亡率比许多疾病都低,而大多数病人的病情是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其中的长寿者也比比皆是。

  悲观沮丧

  糖尿病患者中很多都已进入老年,他们梦想着辛苦一辈子后能安享晚年,可现在饮食不仅受到限制,而且几乎天天得服药打针上医院,还得担忧病情是否会加重。大多数患者在确诊后,都会开始悲观沮丧。

  抱怨内疚

  有的患者在认识到糖尿病与遗传相关时,便抱怨父母乃至上一代,而不少罹患有糖尿病的家长在得知子女也同患该病后,也会产生强烈的内疚感。

  抗拒对立

  如果对患者的上述负面情绪听之任之,时间一长便很可能发展至跟医护人员和家人的情绪对立,甚至抗拒治疗。此外还有一些患病时间较长、并发症多且严重,而治疗效果又不明显的患者,很可能对用药治疗失去信心,最后发展至抗拒治疗。

  掉以轻心

  有些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血糖下降至正常水平,就自认为病已治愈而自行停药,并放松了对饮食的合理控制,也不注意劳逸结合,直到血糖急剧上升,病情加重才后悔莫及,而病情反复可能使得疾患更加难以治愈,甚至带来致命危险!

  药物万能

  药物治疗是重要的,但过分依赖甚至迷信药物却是要不得的。糖尿病的发生是在一定的遗传和环境背景下,由不良的生活习惯、遗传等多种因素所致,因此,在服药的同时还需采取平衡饮食、控制体重、劳逸结合、调适心理、锻炼身体等非药物疗法,疗效才会更为明显。

  矫枉过正

  有的患者为了更快“降糖”,便过量、过频用药,或过度节食、过度运动,最后造成低血糖,严重的还可能导致昏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糖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有侵犯到作者的知识产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必会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