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型糖尿病 > 1型糖尿病治疗 > 降糖用药谨防四个误区

降糖用药谨防四个误区

作者: 来源:39健康网 时间:2019-11-14 15:22:47

       口服降糖药分为促胰岛素分泌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等若干种类,每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均不相同,但同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基本相似,所以,一般不主张同一类药物(如达美康与美吡达、二甲双胍与苯乙双胍等)合用,同类药物合用非但不会使药效倍增,反而会增加药物的副作用。
 
  不少糖尿病人需要通过口服降糖药进行血糖的调节,然而,有不少患者急于求成,往往会忽略相关的用药误区,造成不必要的治疗延误,因此,在降糖药的服用方面,我们必须谨记四个误区。
 
  误区一: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无须用药
 
  以往对于新诊断的糖尿病人,通常先进行2~3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和减轻体重),倘若血糖仍然控制不好,才给予药物治疗。通过长期研究发现,仅靠生活方式干预,绝大多数患者的血糖都不能控制达标,而持续高血糖反过来会对血管和胰岛细胞造成损害。为了使血糖能够尽早控制达标,解除高血糖对胰岛及各脏器血管的毒性作用,保护和逆转残存胰岛细胞的功能,新版的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建议,一旦确诊为糖尿病,就应同时启动生活方式干预和降糖药物治疗,并将二甲双胍列为首选降糖药物。
 
  误区二:东施效颦,忽视个体化用药
 
  糖尿病具有很强的异质性,不同个体之间以及同一个体的不同病程阶段,其病理机制及伴随病情况差别很大,因此,药物治疗应当个体化,换言之,应当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如糖尿病类型、身体胖瘦、肝肾功能状况、年龄等)来选择用药,切勿随意“跟风”,贪“新”求“贵”。记住:所谓“好药”,就是适合患者自己病情的药。
 
  误区三:同类药物联用
 
  口服降糖药分为促胰岛素分泌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等若干种类,每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均不相同,但同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基本相似,所以,一般不主张同一类药物(如达美康与美吡达、二甲双胍与苯乙双胍等)合用,同类药物合用非但不会使药效倍增,反而会增加药物的副作用。
 
  误区四:急于降糖而大量服药
 
  人体的内环境对血糖骤变很难一下子适应,所以,控制血糖不能急于求成,应当稳步下降。许多患者为了把血糖尽快降下来,往往采取多种药物联合、超剂量服用的办法,这样做的后果,往往使药物副作用增加,而且容易矫枉过正,引发低血糖,甚至出现低血糖昏迷,非常危险。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糖友网”的所有文字内容及图片,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获取授权、投稿及合作请联系:010-51099090转8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