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型糖尿病 > 2型糖尿病监测 > 不容忽视的自我血糖监测(SMBG)

不容忽视的自我血糖监测(SMBG)

作者: 来源:39健康网 时间:2019-09-06 15:26:39

       自我血糖监测可反映实时血糖水平、评估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善对血糖的影响,有利于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同时也能预防和减少无症状性低血糖和高血糖的发生。
  1、SMBG目标和频率跟着指南走
 
  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规范空腹血糖目标值为4.4-7.0mmol/L,非空腹血糖目标值小于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小于7.0%。
 
  在SMBG检测频率方面,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及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有不同建议。
 
  2、遵守原则,血糖监测有条不紊
 
  患者类型的不同血糖检测方案也需要有所改变:
 
  采用生活方式干预控制者:根据需要有通过血糖监测了解饮食控制和运动控制对血糖的影响,进而调整饮食和运动;
 
  使用口服降糖药者:每周2-4次空腹或餐后血糖,或在就诊前一周内连续监测3天,每天监测7点血糖(早餐前后、午餐前后、晚餐前后和睡前);
 
  使用胰岛素治疗者:使用基础胰岛素者,应监测空腹血糖;使用预混胰岛素者,应监测空腹和晚餐前血糖;使用餐时胰岛素者,应监测餐前血糖和餐后血糖;
 
  需要注意的是特殊人群(围手术期患者、低血糖高危人群、危重症患者、老年患者、1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应遵循以上血糖监测的基本原则,实行个体化的监测方案。
 
  3、了解血糖仪也很重要
 
  临床医生对血糖仪规范也很重要,各种细微的差别均可能影响血糖仪的测定结果,包括环境(高度、湿毒、温度)、仪器(原理、试纸、校准)、操作者、生物安全、样本等在内都是主要影响因素。
 
  对比生化仪(采集静脉血浆)和血糖仪(采集毛细血管)的血糖测试,生化仪的血糖测试范围<5.6mmol/L,95%的测试结果在±0.83mmol/L偏差范围内,而血糖仪的血糖测试范围≥5.6mmol/L,95%的测试结果在±15%偏差范围内。
 
  毛细血管血糖有什么局限性?
 
  由于血糖仪检测技术和采血部位的限制,毛细血管血糖存在某种局限性:
 
  1、采血部位循环差:如休克、重度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重度脱水及水肿等情况下,不建议使用毛细血管血糖检测;
 
  2、针刺采血可能引起患者不适感;
 
  3、操作不规范可能影响血糖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4、监测频率不足时,对平均血糖、血糖波动或低血糖发生率的判断应谨慎;
 
  5、过于频繁的监测可能导致一些患者的焦虑情绪。
 
  SMBG血糖数据管理可使用血糖日志(包含血糖、饮食、运动等多方面信息),并提供血糖记录册、血糖趋势图、14天图谱等工具,用以评价血糖控制趋势及药物、饮食和运动等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指导治疗方案的优化。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糖友网”的所有文字内容及图片,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获取授权、投稿及合作请联系:010-51099090转8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