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糖尿病新闻 > 糖尿病知识 > 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关系

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关系

作者: 来源: idiabetes 时间:2017-09-27 12:22:53

  糖尿病可导致骨质疏松症风险增加。低骨密度与1型糖尿病的相关性已被很多研究证实,有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与正常对照者无明显差异,但其骨质量(如小梁骨的连接性等)下降。因而,无论是1型还是2型糖尿病患者,其发生骨折的风险均显著增加。此外,部分糖尿病患者的骨质疏松症及骨折风险增加与使用PPAR-γ受体激动剂有关。有研究显示,健康绝经后妇女使用罗格列酮14周后,反映骨形成的指标1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1NP)减少13%,骨钙蛋白(osteocalcin)减少10%,髋关节骨密度下降1.9%。2型糖尿病女性使用罗格列酮24周后,血中1型胶原C端肽(CTX)增加;使用罗格列酮4年后,骨折发生率增加。

糖尿病
 

  骨硬化蛋白(sclerostin)是成熟骨细胞分泌的一种抑制成骨作用的糖蛋白,可与成骨细胞表面的LRP5/6结合,从而抑制Wnt信号,抑制成骨细胞的成骨活性。SOST是编码骨硬化蛋白的基因,SOST转基因小鼠sclerostin表达增加,导致骨形成减缓、骨量减少、骨强度下降,进而发展为骨质疏松症。SOST基因敲除小鼠表现为骨密度增加、骨形成加速、骨吸收减少。人类SOST基因功能缺失、突变可导致硬化性骨化病的发生。目前已有大量动物实验表明,sclerostin单克隆抗体能有效治疗骨质疏松。大鼠摘除卵巢1年后,因雌激素水平显著下降可导致骨丢失。研究发现,对大鼠皮下注射sclerostin单克隆抗体25mg/kg治疗5周后,大鼠体内出现大量骨合成,骨小梁、骨膜、皮质骨均可见骨形成率增加。Sclerostin单克隆抗体不仅促进骨形成,还可抑制骨吸收,这使其优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骨质疏松药物。甲状旁腺素(PTH)是目前临床上唯一能够促进骨形成的药物,它在促进骨合成代谢的同时,对骨吸收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其骨同化作用;另一类常用药物二磷酸盐主要是抑制骨吸收,对骨形成并无促进作用。

  目前,人源化sclerostin单克隆抗体作为治疗人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长期安全性也在研究中。临床试验数据表明,sclerostin单克隆抗体通过特异性结合sclerostin而阻滞其功能,从而维持骨含量、提高骨密度及骨强度。有研究对骨量减低的绝经后妇女给予anti-sclerostin210mg皮下注射每晚一次治疗12个月,在治疗最初3个月内骨形成标志物迅速增加,之后逐渐下降,在研究结束时恢复至正常水平;骨吸收标志物也迅速减少,并在研究结束时保持在较低水平;治疗结束时,腰椎骨密度显著增加11.3%,髋关节骨密度增加4.1%,股骨颈骨密度增加3.7%。因此,人源化sclerostin单克隆抗体有望成为防治糖尿病等所导致的骨质疏松症的理想药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糖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有侵犯到作者的知识产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必会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