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型糖尿病 > 2型糖尿病常识 > 1型糖尿病治疗知识的普及

1型糖尿病治疗知识的普及

作者: 来源:39健康网 时间:2018-10-31 20:05:57

  1型糖尿病(T1DM))以β细胞破坏并伴有胰岛素分泌的绝对缺乏为特点,外源补充胰岛素是治疗的首选。然而,在临床的治疗过程中,有3座大山给这类患者的胰岛素治疗带来重重困难。

  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使得血糖进一步升高;许多患者胃排空率的改变,使得餐后血糖高峰与胰岛素峰值难以匹配;胰岛素长期使用导致的体重增加,加重了心脏负担,也降低了患者的依从性。

  为此,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T1DM病人可能不仅需要打胰岛素,还应尝试在此基础上加用其他药物治疗。庞大的降糖药家族中,到底哪个才和胰岛素最登对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和胰岛素联合后会发生怎样神奇的效应。

  1、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

  作用机制:血糖依赖性降糖,促进餐后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分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还能够作用于摄食中枢,抑制食欲,进而起到减重效果。

  不良反应:胃肠道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便秘等。

  临床研究结论:GLP-1RA能够使T1DM患者体重减轻,减少胰岛素用量,但对血糖控制获益方面的报道结论不一。

  在著名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IIIa期研究——ADJUNCT ONE和ADJUNCT TWO中,T1DM患者在随机胰岛素及固定剂量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分别接受0.6mg/d、1.2mg/d及1.8mg/d的利拉鲁肽治疗。

  结果显示:每天接受1.2mg及1.8mg利拉鲁肽治疗的患者能够明显减轻体重,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下降较安慰剂组更为明显。在ADJUNCT TWO中接受1.2mg利拉鲁肽的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发生风险增加。

  2、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i)

  作用机制:抑制机体的DPP4酶,延长内源性GLP-1寿命,促进餐后胰岛素分秘,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

  不良反应:胃肠道不适、皮肤过敏等。

  临床研究结论:对于加用DPP4i后对T1DM患者HbA1c的影响,各项研究结论不一。大部分试验结论都倾向于加用DDP-1i相对于单用胰岛素而言,患者血糖波动及餐后血糖的高峰并无明显差异,但对于有β细胞功能残存的新诊断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与安慰剂相比,加用西格列汀能够明显减少胰岛素的用量(减少量约24u VS 10u)。

  3、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1抑制剂(SGLT1i)与SGLT2i

  作用机制:SGLT-1i和SGLT-2i分别作用与肠道及肾小管,抑制葡萄糖在体内的吸收及重吸收。

  不良反应:尿频、口渴、头痛、胃肠道反应、腹泻、泌尿系感染、酮症酸中毒、低血糖等。

  临床研究结论:该类药物在所有临床研究中均能够有效降低T1DM患者的HbA1c,减少胰岛素用量,减轻患者体重。

  4、二甲双胍

  作用机制:抑制肝糖原输出,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

  不良反应:胃肠道不良反应,乳酸酸中毒。

  临床研究结论:该类药物的用于T1DM的临床研究相对较少,其中REMOVAL是目前为止纳入试验人数最多、耗时最长(3年)的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旨在探讨使用双胍后对T1DM人群心血管获益及血糖控制的影响。

  结果显示:加用双胍后T1DM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情况无明显改善,HbA1c的下降并不显著。而另外5项临床研究则表明加用双胍可以减轻患者体重,虽然对HbA1c的改善并不显著,但能够减少胰岛素用量。

  5、磺脲类

  作用机制:促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理论上可用于T1DM中残留β细胞功能的患者。

  不良反应:低血糖。

  临床研究结论:少数研究表明加用磺脲类药物后能够使初诊时有β细胞功能残存的T1DM患者血糖更快达标。

  6、噻唑烷二酮类

  作用机制:激活特异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PPARγ),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

  不良反应:增加患者心衰及心肌缺血风险。

  临床研究结论:该类药物能够明显减少患者对胰岛素的需求,但对于体重及HbA1c的影响与安慰剂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综上,上述六大家族在T2DM研究中各显神通,但是对于T1DM患者而言,仅有SGLTi制剂以及GLP-1RA在降糖及控制体重方面产生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也能减少胰岛素的用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糖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有侵犯到作者的知识产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必会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