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糖尿病新闻 > 糖尿病知识 > 糖尿病可分为两大类 诊断可看5点

糖尿病可分为两大类 诊断可看5点

作者: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时间:2017-11-02 11:48:14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下这种疾病:


糖尿病
 

  糖尿病病因分两种

  1、遗传因素

  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在2型糖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

  2、环境因素

  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β细胞。

  糖尿病在临床分两种类型:

  1、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即Ⅰ型糖尿病) 多发病在30岁以下,但也可以在成年甚至老年发病,此型患者起病较晚,病情较重,容易出现酮症酸中毒,重者昏迷有些病人通过胰岛素治疗后,胰岛β细胞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个别病人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可以不用胰岛素治疗。

  一型糖尿病是一种自体免疫疾病,自体免疫疾病是由于身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作出攻击而成的。 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对自身分泌胰岛素的胰脏贝它细胞 ,作出攻击并杀死他们。 结果胰脏并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 有一些一型糖尿病患者, 需要每天服用胰岛素来维持生命。在现今的科学界, 科学家还未能找到身体攻击胰脏贝它细胞的真正原因, 但他们相信这病跟遗传因素 和环境因素例如病毒,是有关连的。

  2、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即Ⅱ型糖尿病) 多发于成年人或老年人,患者起病较慢,病情较轻,体型多肥胖,血桨胰岛素水平可稍低、正常或偏高,Ⅱ型糖尿病发病率很高,约占糖尿发病人数的90%左右。

  二型糖尿病是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经过漫长的病理过程而形成的。由于致病因子的存在,正常的血液结构平衡被破坏,血中胰岛素效力相对减弱,经过体内反馈系统的启动,首先累及胰岛,使之长期超负荷工作失去代偿能力。再继续下去,就像强迫一个带病的人干活一样,最终累死。因此,在治疗上我们不妨换一下思路,从宏观出发,先进行血液平衡的调整,使血中致病因子消除,肃清周边环境,有利于充分发挥血中胰岛素的作用,从而间接地保护了胰岛,达到了治疗二型糖尿病和预防并发症的目的。

  简而言之,一就是胰岛素分泌还有用,可以使用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二就是胰岛素分泌基本没用,只能注射胰岛素降血糖

  识别糖尿病类型方法

  1、看发病时的年龄:年龄愈小Ⅰ型可能性就愈大,年龄愈大Ⅱ型可能性就愈大。30岁以下得病,Ⅰ型可能性最大;30~40岁Ⅰ型可能性最小,Ⅱ型可能性大;40岁以上得病,Ⅱ型可能性最大,Ⅰ型可能性最小。

  2、看发病前后的体型:体型愈瘦Ⅰ型可能性愈大,而体型愈胖Ⅱ型可能性愈大;如果体型比多数正常人瘦,Ⅰ型可能性大,Ⅱ型可能性小;如果体型和多数正常人相似,Ⅰ型可能性小,Ⅱ型可能性大;体型超重或肥胖,Ⅰ型可能性最小,Ⅱ型可能性最大。

  3、看发病后有无酮症:酮症常常是Ⅰ型的特点,而Ⅱ型一般不出现酮症。

  4、看治疗反应:对口服降糖药治疗无效提示Ⅰ型,对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较好提示Ⅱ型。但少数Ⅰ型患者发病初期对口服降糖药有一定效果,但很快变得无效,这个期间我们称之为“蜜月期”。Ⅱ型患者口服降糖药治疗一段时间后药物失效,这种情况称为药物继发性失效。

  5、看胰岛素水平:血胰岛素水平低提示Ⅰ型,正常或高于正常提示Ⅱ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糖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有侵犯到作者的知识产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必会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