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妊娠期糖尿病 > 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治疗 > 脆性糖尿病临床与胰岛素

脆性糖尿病临床与胰岛素

作者: 来源:39健康网 时间:2019-05-20 15:25:37

       脆性糖尿病临床上虽然处理比较棘手,但患者的血糖反应还是存在一定规律,通过规律的生活和精细的血糖监测进行摸索,还是能找到微妙的“规律”来应对血糖的波动的,近年来,随着速效和超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的问世,以及胰岛素泵应用的普及,对于临床医生和患者来讲处理脆性糖尿病有了更好的措施。鉴于脆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在治疗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血糖控制不宜过严。由于脆性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极不稳定,低血糖风险极其高,因此,对此类患者血糖控制标准不宜太严,空腹血糖一般控制在8.0-10.0mmol/L左右,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13.0-14.0mmol/L即可,以避免发生严重低血糖。
 
  (2)胰岛素调整幅度不宜过大。以“微调”为宜,脆性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十分敏感,胰岛素血药浓度的微小改变,就会引起血糖的显著变化,因此,对胰岛素剂量的调节应谨慎,每次调整幅度不宜太大,以防止低血糖或血糖的大幅波动。
 
  (3)合并用药。在用口服降糖药作为“脆性糖尿病”的辅助治疗时,可考虑加用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及胰岛素增敏剂或DDP-4抑制剂,对于减少血糖波动有一定的帮助,但不要选用胰岛素促泌剂,因为此类患者本来胰岛功能就很差,促泌剂效果不但不好而且会加速其功能衰竭。
 
  (4)应尽量选用胰岛素类似物。在实施强化治疗时,用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取代中、长效胰岛素,用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取代短效胰岛素,可以更好地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有利于血糖的平稳控制。当然,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治疗效果会更为理想,通过精确设定泵的基础输注率和餐前大剂量,提供最接近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胰岛素输注,从而使患者的血糖得到相对平稳的控制。
 
  (5)生活有规律。脆性糖尿病患者尤其要重视生活规律性,做到吃饭定时定量、少吃多餐。运动也要定时定量,固定每天的运动时间及运动量。
 
  (6)调整情绪。情绪对脆性糖尿病人的血糖有很大影响,情绪变化可以引起血糖波动;血糖波动又可导致情绪改变,二者互为因果。因此调整心态,调畅情志,避免情绪波动,保持良好睡眠,也有助于血糖的平稳控制。
 
  (7)加强监测。最好自备血糖仪,常规监测和特定监测相结合。常规监测包括:早餐前(空腹)、早餐后2小时、午餐后2小时、晚餐后2小时、睡前,必要时加测夜间2~3点的血糖。特定监测包括:运动前、运动后半小时、任何感觉不适之时及特定的餐间加餐前后。
 
  (8)控制感染。对于合并感染者,应当加强抗感染的治疗,选用敏感抗生素,尽快控制感染。
 
  小结
 
  脆性糖尿病的诊治是患者和临床医生面临的极大挑战。由于对于脆性糖尿病的认识的不足,基层临床医生常常是按照血糖相对平稳的糖尿病患者治疗思路来处理脆性糖尿病的患者,存在单纯追求空腹和餐后血糖达标的现象。但这对于脆性糖尿病的治疗来讲,往往存在很大风险,在此衷心希望我们的医生对待脆性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谨慎调整胰岛素剂量,嘱咐患者加强自我血糖监测,尽可能多地摸索血糖波动的原因及规律,对血糖的控制目标不苛求,多与主治医生沟通,寻求适合自己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使血糖控制达到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糖友网”的所有文字内容及图片,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获取授权、投稿及合作请联系:010-51099090转8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