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型糖尿病 > 2型糖尿病经验 > 糖尿病患者用好这些策略,餐后血糖一定可以可控制在10以内

糖尿病患者用好这些策略,餐后血糖一定可以可控制在10以内

作者: 来源:糖友网 时间:2020-05-14 13:57:36

 
  中国人饮食结构的特点,主食大多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这就造成了中国糖尿病患者具有餐后血糖升高的显著特点,因此餐后高血糖(PPG)是糖友常见的血糖异常,餐后血糖的升高和波动对人体危害多。那么,糖友怎样才能控制好餐后血糖呢?看了这篇文章,或许会对您有所帮助。
  餐后高血糖的定义及危害
 
  餐后高血糖的定义为摄食后1-2小时血糖>7.8mmol/L。餐后血糖的升高和波动对人体会产生多种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餐后高血糖使胰岛B细胞功能进一步恶化,影响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可能带来比较大的血糖波动,从而促进氧化应激反应和内皮功能损害。
 
  (2)餐后高血糖是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餐后血糖水平的增加,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风险随之增加。与空腹高血糖相比餐后高血糖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更大。
 
  (3)餐后高血糖还可增加多种慢性疾病,如视网膜病变、肿瘤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的发生风险。
 
  (4)餐后高血糖还与老年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相关。研究显示,餐后血糖水平的显著升高(>11.1 mmol/L)与整体功能、执行功能和思维集中功能负相关。
 
  控制餐后高血糖的目标和意义
 
  (1)目标:常规目标<10mmol/L(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严格目标≤7.8mmol/L(新诊断,病程较短,年龄较轻且无糖尿病并发症和严重伴发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
 
  (2)意义:控制餐后高血糖有助提高整体血糖的达标率,改善糖化血红蛋白(HbA1c),促使HbA1C达标。同时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改善诸如血脂、血压、炎症因子、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由此可以带来视网膜、心脑血管等靶器官的获益。
 
  餐后血糖控制不佳的常见原因及对策
 
  1.饮食因素:虽然大家都知道饮食控制的重要性,所以糖友要回顾自己的饮食情况,看看日常生活中是否进食增加或餐后过多,或享用了零食而导致餐后血糖过高。
 
  处理方法: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通过调整食物的种类和摄入的次序和比例,注意定时定量进食,能延缓胃的排空速度,有利于餐后血糖的良好控制。
 
  ①控制主食量,多选择消化吸收速度慢的低GI(升糖指数)食物,用糙米、全麦馒头、燕麦片、红小豆、芸豆、蚕豆等粗杂粮代替精白米饭做主食,尽可能不吃甜食,餐后少吃零食。
 
  注意:粗杂粮也需要限量,并非多多益善。一般情况下,每餐主食不能超过100克,一天吃250~300克;对于肥胖的糖友,每天主食控制在200~250克。粗细宜搭配着吃,既对血糖影响小,还不影响消化吸收。同时粗粮吃多少也是因人而异的,对于体质较差,身形瘦弱的人,少吃粗粮;而对于肥胖,身形健壮的人,可以稍微增加粗粮的比例;有胃病的糖友要少吃粗粮。
 
  ②增加蔬菜比例,辅食巧搭配,如在吃粗杂粮主食的同时,多吃绿叶蔬菜,搭配少油蔬菜以及豆制品、奶类、鱼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能有效提高饱腹感,减少主食的摄入量。
 
  ③减少高脂高糖的食物,如糕点、糯米制食物、水果干、八宝饭等。
 
  ④血糖波动大者可少食多餐,适当减少正餐饮食量,在2-3小时后再次进食,帮助稳定血糖。部分糖友在餐后2小时血糖偏高,但下一餐前血糖偏低,更适合分餐。
 
  2.运动不到位:运动本身就是一个消耗能量的过程,规律性的有氧运动(如慢跑、快步走、游泳等)可以促进肌糖原的分解以及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有利于降低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强降糖药物的疗效;如果糖友平时规律运动,餐后有运动的习惯,突然改变运动习惯,餐后活动减少,会造成餐后血糖增高。
 
  处理方法:运动对糖尿病血糖控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果因为运动方式的改变导致餐后血糖控制不佳,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运动时间及方法,合理安排饮食,适当增加饭后活动,避免餐后即躺下休息。
 
  3.药物因素:用药不当也是餐后血糖控制不良的常见原因,如漏服或者少服降糖药,或服用方法不正确,或胰岛素注射量不足,甚至忘记注射胰岛素,或选择的药物不恰当,没有选择针对餐后血糖的药物等,都可能导致餐后血糖升高。
 
  处理方法:根据情况适当调整口服药或胰岛素的用量并注意监测。如果是使用的药物不恰当及时调整用药品种,调整用药方案并掌握正确的服药方法,选择比较适合餐后血糖控制的药物。
 
  4.存在同时服用对降糖有影响的药物:部分糖友并存其他疾病,服用的一些药物具有升糖作用,如糖皮质激素、β-受体阻滞剂、噻嗪类利尿剂、雌激素、甲状腺激素等等,很容易导致血糖升高失控,也会影响餐后血糖的控制。
 
  处理方法:针对合并症的轻重和不同情况,选择对血糖无影响的替代药物,或在保证疗效的情况下用最小的剂量,把对血糖的影响控制到最小,或适当增加降糖药的用量,保持餐后血糖的稳定。
 
  5.不良情绪影响:心理因素对血糖的影响很大,紧张、焦虑、气恼、大喜大悲、过度兴奋等情绪变化都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儿茶酚胺等升糖激素分泌增加,导致血糖升高。
 
  处理方法:保持情绪稳定十分重要。生活要有规律,避免熬夜、通宵娱乐、过度疲劳、大喜大悲。
 
  6.其他情况:感染、外伤、手术、急性心脑卒中、妊娠等应激因素,此时各点血糖普遍升高。
 
  处理方法:对于某些血糖居高不下的患者,一定要注意排除感染因素,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牙周炎等等;对外伤、手术、急性脑卒中、妊娠等明确诊断后及时就医,进行治疗和处理。
 
  针对餐后血糖的降糖药物选择
 
  生活方式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餐后血糖控制,但疗效有限且糖友长期坚持困难。因此目前来说针对餐后血糖,药物控制仍然是最重要的。以降低餐后血糖为主的药物选择如下几类。
 
  (1)口服降糖药:α-糖苷酶抑制剂、短效磺脲类促泌剂、格列奈类促泌剂及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其中α-糖苷酶抑制剂是优化餐后血糖管理的更优选择。
 
  (2)注射制剂:短效胰岛素及其类似物、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以上常用降低餐后血糖药物的特点如下表,不同人群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不同的降糖药物,单独使用或联合用药。
 
  常用降低PPG药物的特点
 
  餐后高血糖与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并发症相关。餐后血糖对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的贡献度大,有效控制餐后血糖非常重要,它是促使HbA1C达标和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重要策略,糖友一定要重视餐后血糖的稳定。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糖友网”的所有文字内容及图片,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获取授权、投稿及合作请联系:010-51099090转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