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妊娠期糖尿病 > 妊娠期糖尿病监测 > 糖尿病病友为何要测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病友为何要测糖化血红蛋白?

作者:张征 来源:糖友网 时间:2016-04-18 15:28:16

  备个血糖仪,时不时测个指尖血糖,已成为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的日常功课之一。即使偶尔去医院,也多数抽血测个静脉血糖,至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有些患者则很少去关注。本文就想提醒大家:还是测测糖化血红蛋白吧 !

  糖化血红蛋白可反映近两月的血糖总体水平

  让我们先来看个化学反应式:血红蛋白+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这是个不可逆的化学反应, 发生地点在血液中的红细胞里。

  箭头左侧的反应物中,“血红蛋白”浓度相对恒定,因此, 反应产物“糖化血红蛋白”的浓度主要取决于“血糖”的高低。又因为这是个单向、不可逆的化学变化, 糖化血红蛋白一旦产生,就会稳定存在于红细胞。生理情况下红细胞从出生到死亡只有120天,均值60天。

  通过以上说明不难得到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可以反映近两个月内的血糖总体水平。

  为何还要测糖化血红蛋白

  看到这里,也许有患者会有疑问:我们在家自个儿测血糖不是更直接也更方便吗?犯得着跑医院测糖化血红蛋白吗?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并非全天固定于某个高值,而是像波浪一般或高或低、上下起伏。因此, 如果只是偶然、随机地去测量血糖,检测点有可能恰逢波峰、谷底,结果就会差别很大。如果测量次数太少,得到的血糖值就很容易给实际病情带来误判。

  糖化血红蛋白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缺陷。我们可以打个比方: 随机监测血糖好比学生的一次次随堂小测验, 考分固然也有意义,但老师绝不能拿某一次的成绩作为该生的学期期末总评。

  更科学的评价方式是综合所有考评,包括每次小测验、每次课堂提问、每次课后练习……用所有这一切的平均成绩来反映该生的知识掌握程度。糖化血红蛋白就是这样的一个指标。

  你的糖化血红蛋白达标了吗

      有鉴于此,医生们已经更多地应用HbA1c来评价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状况, 而不是某一次的血糖测量值。上面的表格来自《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HbA1c控制目标的专家共识》,各位糖尿病患者可以对号入座,检查一下自己的血糖控制情况到底怎么样。

  糖化血红蛋白局限性在哪儿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以上陈述了HbA1c的优越性,下面再说说它的局限性。

  HbA1c如此重要,美国糖尿病学会甚至曾于2010年提出,要把HbA1c≥6.5%作为新增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但这一建议时至今日仍未被广泛接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检测方法的标准化程度不够, 不同检验单位的检测结果缺乏可比性。

  举个例子,我曾接诊过一位“患者”,体检时发现HbA1c高达9.0%,复查无误,以为必是糖尿病无疑,但后来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即OGTT试验,糖尿病诊断金标准)却完全正常。当我们用标准高压液相测量法再去检测HbA1c时,得到的数值仅为5.5%。

  抛开技术、成本的因素,由于糖化血红蛋白的合成是在红细胞内进行的,任何使红细胞寿命缩短的疾病都会影响检测结果, 如继发性溶血时检测值偏低;维生素C、维生素E会抑制血红蛋白糖基化,也使测定结果假性降低;缺铁性贫血时测定值升高, 而在贫血改善后测定值下降。此外,血红蛋白有多种变异体,也会影响HbA1c的检测结果。

  因此,当检测数值和我们的预期存在明显偏差时,不能过于迷信数字,要想到各种可能性。毕竟,数字是死的,人是活的, 这也是医生永远不会被智能机器人所替代的原因。

  最后强调一下:测量糖化血红蛋白好比统揽全局,测量随机血糖好比着眼于一城一池之得失,虽然前者更为重要,但也不能完全忽视后者。任何一个过高或过低的血糖值都是烽火台上燃起的狼烟,提醒糖尿病患者需尽快就医。

  毕竟,一城一池也不是随便能丢的,君不见,襄阳城破不久,南宋就亡了。

  上海长海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 张征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糖友网”的所有文字内容及图片,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获取授权、投稿及合作请联系:010-51099090转8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