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型糖尿病 > 2型糖尿病治疗 > 如何识别假药?糖友选药谨遵3原则

如何识别假药?糖友选药谨遵3原则

作者: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时间:2017-08-30 20:56:02

  糖尿病患者朋友,你有没有买到假药的经历?我想很多人都不会否认吧。的确,现在药品市场充斥着各种打着药品旗号的保健品,甚至是假药。那么,如何擦亮我们的眼睛,认清对糖尿病患者真正有效的药物呢?药物又应该怎么选择呢?

糖友降糖药选药需谨慎

  如何避免假药?

  1、熟悉药法

  要辨别一种药是不是假的,首先,要熟悉药法。药物必须具备的有下面四点,如果任意一项有问题则说明这是假药:

  (1)批准文号

  每种药都必须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国药准字X(或Z)xxxxxxxx”(其中X代表化学药品,Z代表中药;字母后的前4位数字为公元年号)批准文号,只有这样才能被允许投放到医疗市场上,否则将是违法的;被颁发“国药试字X(或Z)xxxxxxxx”的新药可以试生产,但仅供医疗单位在医生指导下给患者使用,不得在零售药店出售,也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广告宣传。

  (2)GMP标准

  自2004年起,制药企业要想开工生产,其生产环境、车间的洁净度、药品的质量都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通过GMP认证。没达到GMP标准的制药企业一律不准生产,没有GMP标志的药品也不允许出售。

  (3)自制药

  有些三级医院生产自制药,而且每种自制药都有当地卫生局批准的文号,但这种自制药只能在本医院内的药房出售,若在本医院以外的地方出售则是违法的。此外,国家规定在1998年以后任何自制的药剂都必须按新药批准手续进行试验,但试验的费用非常昂贵,一般医院都花不起。

  (4)处方药

  处方药可以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部门共同指定的医学、药学专业刊物上介绍,但不得在大众传播媒介发布广告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以公众为对象的广告宣传。

  2、看药物宣传

  江湖巫医的欺骗行为可谓是罄竹难书。他们常用的宣传伎俩有:(1)宣称能根治糖尿病;(2)“治糖”不用限制饮食;(3)能使胰岛再造、器官再造;(4)能改变染色体、改变基因;(5)可以不打胰岛素,可以停用降糖药;(6)保健食品治病比药还灵;(7)通过美国“FDA”(F:食品,D:药品,A:管理局)但不说清楚通过的是食品检验还是药品检验,鱼目混珠;(8)纯中药,无毒无害;(9)弄块磁铁、电脉冲或假设“新发现的粒子”,谎称高科技;(10)自制药、祖传秘方、御药,却无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文号;(11)只用个案报道(张三、李四有名有姓,如何如何)宣传疗效,但没有做过大规模的科学试验,更没有进行双盲对照和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实验结果;(12)在自制药或保健品中暗地掺杂西药(一般掺的是优降糖,因为优降糖最便宜)。

  3、注意剂量

  有时同一种药由不同的厂家生产,因剂量不同就起不同的商品名。患者遇到一个不熟悉的商品药名,第一要看他的药物成分,属于世界统一药名的哪种药;第二要看每一片药物的剂量:第三要看每一片的价钱。对价钱便宜的药,要注意该药物的剂量是否和价钱贵的药一样,要比一比两片半剂量药的价格和一片全剂量药的价格哪个便宜,用哪种剂量的药更合算。

  看完以上几点,想必大家已经对正确的消费观点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但是,单是这一篇文章还不能做到一劳永逸,患者在购药时,还是应该多长个心眼、多留点神,清清楚楚买药、明明白白花钱,这样才不会为花出冤枉钱而后悔、懊恼。此外,下面我们来介绍糖尿病的选药规则。

  糖尿病选药规则:

  按体型选药

  正常人的理想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如果患者体重超过理想体重10%,为偏胖体型,首选双胍类或糖苷酶抑制剂,因为该类药物有胃肠道反应和体重下降的不良反应,对于超重或肥胖患者来说,正好化害为利;如果体重低过理想体重10%,为偏瘦体型,首选用胰岛素促分泌剂(包括磺脲类和苯甲酸衍生物),有致体重增加的作用,对于消瘦者,正好一举两得。

  按高血糖类型选药

  高血糖可以分为下面两种情况:1、单纯餐后血糖高,而空腹和餐前不高,首选α-糖苷酶抑制剂;用1-2w后血糖仍高,增加剂量或2种药并用。餐后血糖升高为主,伴餐前血糖轻度升高,首选餐时血糖调节剂苯甲酸类(瑞格列奈-诺和龙,那格列奈-唐力);可在餐前服阿卡波糖(拜唐平)、伏格列波糖(倍欣),或快速促胰岛素分泌剂(瑞格列奈等)。2、空腹、餐前血糖高,不管是否有餐后血糖高,都应考虑用磺脲类、双胍类或噻唑烷二酮类。血糖达18mmol/L,开始用两种不同作用的药,待血糖降后,再逐步减量或撤掉一种药。

  按年龄选药

  老年患者,慎用长效的磺脲类药物,最好使用苯甲酸衍生物。格列本脲为长效价廉的降糖药,量大时易在午夜发生低血糖(老年人尤其如此),老年人尽量不用格列本脲。选用双胍类时,因苯乙双胍易发生乳酸性酸中毒,在国外已禁用。所以除非确因经济困难而不能用二甲双胍者外,一般还是选用二甲双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糖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有侵犯到作者的知识产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必会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