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糖尿病前期 > 预防糖尿病 > 控制好餐后血糖,预防糖尿病

控制好餐后血糖,预防糖尿病

作者:佚名 来源:39健康网 时间:2016-06-20 16:25:04

  近年来的一系列研究证实,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早期都要经过糖耐量低减(IGT)阶段,即餐后高血糖阶段。在此阶段,如果采取一些干预措施,就能使IGT不向糖尿病转化,甚至倒退回正常糖耐量。

高血糖

  现代研究证明,IGT发生原因有二: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遗传易感性就是与引发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的基因有关,这也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基础。环境因素主要是能量摄入过多,饮食结构不合理,体力活动、运动减少,引发超重肥胖(腹型肥胖、苹果型)。环境因素是发生IGT和2型糖尿病的土壤,某些相同的基因是发生2型糖尿病的根基。相同的土壤、同类基因衍生出代谢综合征(X综合征)的病因,它们往往共存,其成员组成一个家族———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高粘血症、肥胖、冠心病、脑血管病等。他们的存在互为危险因素,互相影响,加重病变发展,这个大家族现在被称为代谢综合征,也有称之为“新世纪综合征”。随着社会工业化,人们生活方式转变如多食少动、精神紧张、吸烟酗酒,这一多代谢综合征发病率愈来愈高。

  由此看来,IGT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发展为2型糖尿病,是一种潜在的糖尿病人群,糖尿病的“预备队”。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年代其发病率不同,大致为3%~20%。国内为2.7%,深圳1997年统计为国内最高,达11.94%。IGT每年有1.5%~9.3%的比例转化为2型糖尿病,如果不加干预治疗有20%~60%转为糖尿病。

  IGT发病率高,向2型糖尿病转化率高,对心脑血管危害大,因此从防治糖尿病的战略高度看,必须积极干预,使其不变或逆转,防止逐步向糖尿病转化。常采用的简单方法就是改变生活方式:合理科学饮食,持之以恒的运动,减肥降重轻身,特别是减少腹部脂肪,是防治IGT的根本措施。有研究表明,对IGT采用节食、运动或两者结合办法,只有将近三分之一的病人发展为糖尿病,而未加治疗的对照组则有67.7%发展为糖尿病(6年观察)。药物干预性治疗的结果也是令人鼓舞的,已被推荐防止IGT向2型糖尿病转化的药物有拜唐苹、二甲双胍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糖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有侵犯到作者的知识产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必会24小时内删除!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糖友网”的所有文字内容及图片,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获取授权、投稿及合作请联系:010-51099090转8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