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型糖尿病 > 2型糖尿病并发症 > 危险提示: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危险提示: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作者: 来源:糖尿病网 时间:2017-07-11 20:00:55

  病案介绍

  曾经是一村之长的老李,今年50多岁,最近不知怎么回事,没干什么活,却经常感觉累。 胃口也不好,以前每顿能吃两三碗米饭,现在就是再好的饭菜也勾不起食欲。而她老伴则总抱怨最近老李虽然饭量减了,脾气却长了,经常为一点小事就和她吵架。几位邻居也感觉老李最近精神差,爱忘事、反应慢。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几天前,儿子订婚,老李高兴,就多喝了几杯。没料到半夜之后,老李突然从床上爬起来呕吐不止。他老伴一边收拾老李的“残局”,一边埋怨他贪杯,可是没想到老李突然就摔倒在地,昏迷不醒。这可把他老伴吓坏了,赶紧叫来儿子用三轮车把他送到县医院,经过一夜紧张地抢救,总算脱离了生命危险。老李被诊断为高渗性昏迷,昏迷时的血糖浓度最高达43.0mmoI/L医生怀疑老李已经患糖尿病一段时间了,多亏送来及时,否则生命难保。

  专家解读

  什么是高渗性昏迷?

  高渗性昏迷全称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是血糖严重升高,代谢紊乱,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的临床综合征。所谓“高渗”好比腌制黄瓜时大量的盐把黄瓜里的水挤出来一样,人体的细胞组织就是在高血糖的高渗状态下,因失水而影响生理功能,导致了一系列的症状发生。

  发生高渗性昏迷时,患者往往表现为糖尿病症状加重,最初数天尿量增多,但饮水并不多,疲乏无力、头晕、食欲不振。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脱水日趋严重,会出现烦躁、精神恍惚、反应迟钝。表情淡漠甚至昏迷。患者的眼窝凹陷,皮肤干燥、缺乏弹性,心跳增快,血压下降,尿量减少,血糖极度升高,常高于33.3mmoI/L,血钠高于145.OmmoI/L,血液渗透压高于350.OmmoI/L等。

  高渗性昏迷的诱发因素

  1.摄水不足 多为不合理限制水分者,如卧床病人、胃肠道疾患或昏迷者、口渴中枢敏感性下降的老年人及不能主动进水的幼儿。

  2.应激 高渗性昏迷患者多处于应激状态,如感染、外伤、手术、急性胰腺炎、急性胃肠炎、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死、中暑等。

  3.失水过多 如严重的呕吐或腹泻、大面积的烧伤、血液或腹膜透析患者等。

  4.高营养、高糖摄入 如静脉内高营养,不明血糖情况下大量滴注葡萄糖。大量服用高糖饮料,进行含糖溶液的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等。

  5.药物影响 如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苯妥英钠,口服大量利尿药物等。

  诊治中的一些经验

  高渗性昏迷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之一,病情严重,误诊率、病死率较高,是严重危及病人生命的并发症。因此,加强对高渗性昏迷的重视显得尤为重要。在近几年的工作中,笔者所在医院共收住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8例,其中5例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3例治愈出院。病例多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且“三多一少”症状不明显,有的病例在体检时空腹血糖正常,没有监测餐后血糖,因此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直至出现急慢性并发症引起严重后果时才知晓。所以中老年人在做健康体检时,应该测餐后血糖。在对老年患者输入葡萄糖前,应监测随机血糖,如果随机血糖超过11.1mmoI/L,则不应输入葡萄糖溶液。对在病程中出现昏迷、低血压、尿量增多的患者,应考虑到高渗性昏迷的可能。中枢神经抑制程度往往与高血糖渗透压成正比,由于血液浓缩、粘稠度增高,易并发动静脉血栓形成,尤以脑部血栓为突出表现,导致病死率较高,因此,及早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处理,才有可能改变预后。总之,无论患者还是临床医生都应该尽量多地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警惕各种诱发因素,避免高渗性昏迷的发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糖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有侵犯到作者的知识产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必会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