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型糖尿病 > 2型糖尿病饮食 > 糖尿病病友要正确的对待“无糖食品”

糖尿病病友要正确的对待“无糖食品”

作者:佚名 来源:糖尿病网 时间:2016-09-01 13:38:21

  邻居张大妈是南方人,出了名的好吃甜食。然而,老天似乎有意跟她过不去,今年春节过后,大家发现张大妈特别能喝水,人也明显地瘦了,到医院一查,结果是患了糖尿病。按照医生的嘱咐,除了正规服用降糖药以外,还要控制饮食,尤其是甜食。为了自己的病,张大妈只好非常不情愿地与甜食断交,血糖也一直控制得不错。前不久,张大妈在超市发现有带甜味的无糖食品出售,听导购小姐讲,这类食品有甜味,不含糖,多吃无妨。这正合张大妈的胃口,于是她买回了不少在家当主食吃,使她吃甜的欲望得到满足,胃口大开,每天饭量较前明显增加。前两天,她到医院复查血糖,整整比以前高出一倍。显然,这都是对“无糖食品”无知惹的祸。

无糖食品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病人不得不放弃多年的饮食习惯与“甜食”作别。为了满足这部分糖尿病病人的口味,“无糖食品”(如无糖饼干、无糖麦片、无糖奶粉、无糖饮料、无糖冰激凌等等)应运而生,“无糖食品”的出现让糖尿病病友在购买食品时有了更多的选择。为了促销,一些商家宣称:无糖食品不含糖,糖尿病病人可以多多食用。那么,“无糖食品”中到底含不含糖,糖尿病病人能否不加限制地食用呢?

  从医学角度讲,“无糖食品”这种叫法并不科学。一提到糖,人们就会想到葡萄糖、蔗糖。而医学上所指的糖与我们印象中的糖有很大的差别。医学上的糖又称“碳水化合物”,它是单糖、双糖以及多糖的总称。葡萄糖、果糖属于单糖,蔗糖、乳糖、麦芽糖属于双糖,而我们平常所吃的米、面中的淀粉则是多糖。

  无论哪种糖,只有在肠道中被分解、转化为单糖后,才能被肠道吸收、利用。在各类糖中,人体对单糖的吸收速度最快,蔗糖次之,而淀粉则需要多次分解变为单糖才能被人体吸收,速度较慢。糖尿病病人应避免食用吸收较快的单糖(如葡萄糖)和双糖(如蔗糖,即白糖),以防止进餐后血糖激增。

  市场上的“无糖食品”多数是不加蔗糖的,或是用木糖醇等甜味剂替代蔗糖。比如市场上常见的“无糖糕点”,虽然没有加入蔗糖,并且富含膳食性纤维或某些微量元素,但它本身也是用粮食做的,其主要成分——淀粉经消化分解后都会变成大量的葡萄糖,与我们日常生活吃馒头、米饭所吸收的糖分、热量没有区别,所以,“无糖食品”并不可以无限量地吃。有些糖尿病病友由于不加节制地食用“无糖食品”,出现了血糖上升、病情反复的情况,主要是由于对“无糖食品”不了解造成的。还有所谓的“降糖奶粉”,其实就是在无糖奶粉中加入一定量的有机铬,这对于体内铬缺乏的糖尿病病人或许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据科学家研究,缺铬主要见于病情控制不好的糖尿病病人,由于多尿导致体内铬排出增多,糖尿病病人经过治疗,尿量恢复正常,体内铬也随之恢复正常,也就是说并不需要特意补铬。另外,铬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多了对人体反而有害。

  那么,糖尿病病友又该如何选择和享用“无糖食品”呢?

  第一,要选购正规大中型企业的产品,以确保“无糖食品”的质量。

  第二,在选购“无糖食品”时,不仅要看其是否标注“无糖食品”的字样,还要看其配料表,看该产品添加了何种甜味剂(如木糖醇、麦芽糖醇、甜菊糖等)。对于标注“无蔗糖”字样的食品更应注意,不能盲目食用,因其中可能含有葡萄糖等其他糖类。

  第三,即使是“无糖食品”,也不能无限量地食用。对糖尿病病友而言,无论是选择“无糖食品”,还是别的保健食品,食用时,同样要将其热量计算在每天应该摄入的总热量当中。最好在餐后进行血糖检测,看血糖是否有升高现象。如果血糖明显高于平时的水平,应立即停食。如果选择无糖饮料,最好事先做个测试,在血糖正常的情况下,于两餐之间血糖最低的时候饮用,并在饮用后半小时到1小时之间测量血糖,验证确对血糖无影响后再继续饮用。

  另外,“无糖食品”没有任何治疗功效,千万不能用它替代降糖药。

  总之,糖尿病病友应当认清“无糖食品”的原料只是用甜味剂代替了蔗糖,仅能起到改善口味、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并不具备降糖作用,吃的时候应计入主食当中。切不可听信不负责任的宣传广告,认为凡是“无糖食品”就可以放心无限制地食用,甚至靠吃这类保健食品来代替药品,这样做是完全错误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糖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有侵犯到作者的知识产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必会24小时内删除!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糖友网”的所有文字内容及图片,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获取授权、投稿及合作请联系:010-51099090转8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