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型糖尿病 > 1型糖尿病治疗 > 解开调整胰岛素的疑惑

解开调整胰岛素的疑惑

作者: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时间:2017-09-09 22:25:01

  对于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个体化用药方案,对血糖达标十分重要。临床医生在为病人制订治疗方案时,有哪些考虑的因素?某医生指出,胰岛素方案的调整十分复杂,需充分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胰岛素调整疑惑

  选择30R还是50R?

  诺和灵30R为30%短效、70%中效的胰岛素制剂,诺和灵50R是短、中效各50%的胰岛素制剂。对这两种预混人胰岛素,在选择时有哪些要求?对大多数需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来说,都适合使用诺和灵30R。该制剂对维持病人夜间的血糖水平,保证白天的基础胰岛素供应很有帮助。但有些病人需要的基础胰岛素剂量较少,需要控制餐后血糖,这就可以考虑使用诺和灵50R。

  三短一长还是预混?

  对部分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或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可以选择“三短一长”的方案,即每日3次正餐前打短效胰岛素,早餐前或睡前打长效胰岛素或类似物。在考虑调整用药方案时,是直接用预混胰岛素,还是先采取“三短一长”,再换成预混胰岛素?打针的次数越多,说明病人自身的胰岛素分泌功能越差,自身调节的功能也越差。如果病人自身可分泌一定的胰岛素,只需为其提供必要的补充,那就可以考虑接受1~2次的胰岛素注射。一般来说,临床医生如果准备在将来给病人使用何种治疗方案,那么在病人住院期间,就应开始进行尝试,待调整好用量,病人出院后也不必再次更改方案。

  如果使用预混胰岛素,初始计量一般为每天0.2~0.5单位/公斤体重。这要根据病人自身胰岛素的敏感情况,大致的规律是:较胖的病人,注射的用量应多一些,较瘦的人要少一些。

  监测血糖可灵活掌握

  糖尿病强调个体化治疗,药物的用量每个人都不同。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来说,只有通过经常检测血糖,才能衡量药物的治疗作用。

  对已基本丧失胰岛素分泌功能的病人,有人主张检测空腹、三餐后和睡前的血糖。对此,应检测三餐前和睡前的血糖。“现在大家对餐后血糖强调得较多,实际上,下一餐前的血糖也可以用其来预测餐后血糖的情况。对有些血糖波动特别大的病人,可能受每一餐的影响较大,因此餐后2小时血糖不能真正反映胰岛素用量合适与否。还不如测下一餐前的血糖,这样调整起来更方便”,专家还补充说,“当然,有些病人可能要求得严格一些,对餐后血糖要求更高一点,也可以考虑测餐后血糖。”

  自行调药需谨慎

  在实际治疗过程中,糖尿病患者如果能根据自己的血糖和尿糖监测情况,自行调整胰岛素用量,并达到理想控制餐后和空腹血糖的目的,作为医生和护士,无疑会减轻很多担子。但事实上,普通患者很难达到专业内分泌医生的知识水平,往往是凭自己的经验和主观臆断,或对医嘱的片面理解,自作主张来更改用药方案。这对改善病情不仅无益,还可能引发危险。因此,无论是新确诊糖尿病的患者,还是有几十年“糖龄”的老病友,都不应在尚未征得主治医生同意的情况下,随意更改治疗方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糖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有侵犯到作者的知识产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必会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