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型糖尿病 > 2型糖尿病治疗 > 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要讲究

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要讲究

作者: 来源:39健康网 时间:2018-09-22 18:17:18

  降糖药物种类很多,有最传统的双胍类,但糖尿病患者在面对各种不同的降糖药药片时,往往无法区别,甚至在选择药物的时候过于随意,导致服用了不适合自己的药物。其实,这些不规范的行为恰恰是很多患者血糖无法稳定控制的原因。

  没有最好的药物,只有最适合自己的药物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肖正华介绍,降糖药物根据作用机制的不同主要分成以下几类:

  双胍类:双胍类药物主要是盐酸二甲双胍。 双胍类药物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和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而降低血糖。

  磺脲类:磺脲类药物属于促胰岛素分泌剂,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的胰岛素水平而降低血糖。常见的药物主要包括格列齐特、格列苯脲、格列喹酮、格列美脲等。

  格列奈类:为非磺脲类的胰岛素促泌剂,我国上市的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和米格列奈。本类药物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的早期分泌而降低餐后血糖。

  噻唑烷二酮类: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主要通过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目前在我国上市的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主要有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

  α-糖苷酶抑制剂: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而降低餐后血糖。适用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成分和餐后血糖升高的患者。国内上市的α-糖苷酶抑制剂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二肽基肽酶-IV 抑制剂(DPP-4抑制剂):DPP-IV 抑制剂通过抑制二肽基肽酶-IV 而减少GLP-1 在体内的失活,增加GLP-1 在体内的水平。GLP-1 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目前国内上市的DPP-4 抑制剂为西格列汀。

  GLP-1受体激动剂:GLP-1受体激动剂通过激动GLP-1受体而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GLP-1受体激动剂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并能延缓胃排空、和通过中枢性的抑制食欲而减少进食量。目前国内上市的GLP-1受体激动剂为艾塞那肽,需皮下注射。

  专家表示,每一种药物都有其适用对象,对于患者来说,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药物。“药物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患者的。”

  降糖药物种类多

  控制空腹和控制餐后需分清

  既然糖尿病降糖药物有这么多种,哪些是针对空腹血糖,哪些是针对餐后血糖呢?肖正华主任根据不同种类药物的特点,详细介绍了不同药物的使用特点。

  他表示,目前针对空腹血糖效果比较好的主要是双胍类的药物,如二甲双胍,而国内外的临床研究及应用经验均证实,以二甲双胍为基础药物的联合用药方案,对肝脏的保护,以及提高肥胖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减肥效果等等都有非常好的积极作用。“但并不是说只有二甲双胍这一个药是针对空腹的。”

  那么,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药是否都是针对餐后血糖的呢?专家则否定了这一看法。

  “促胰岛素分泌药物也有长效和短效的区别,长效的促胰岛素分泌药物,比如格列齐特缓释剂型(达美康),或者格列吡嗪的缓释剂型(瑞易宁)就是对空腹血糖效果比较好,对于餐后就比较差;而短效的促胰岛素分泌药物,如格列喹酮(糖适平),就对餐后血糖效果比较好。”肖正华主任说。

  此外,格列奈类促胰岛素分泌药,也称“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药”,主要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这类药物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的早期分泌而降低餐后血糖,具有吸收快、起效快和作用时间短的特点,主要针对餐后血糖,此类药物需在餐前即刻服用,

  糖苷酶抑制剂主要是针对餐后血糖的控制,因为这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多糖、蔗糖、双糖或者麦芽糖的转化过程,比如阿卡波糖,也就是“拜唐平”,主要是针对多糖的代谢,诸如淀粉这类碳水化合物的代谢,阿卡波糖可以抑制这个过程,从而降低餐后血糖;如果是伏格列波糖,主要是针对双糖的代谢,诸如如蔗糖、乳糖、麦芽糖等,减慢他们的代谢速度,抑制吸收,稳定血糖水平。

  综上所述,对于患者比较关心的新药——DPP-1抑制剂和GLP-1类似物,肖正华主任指出这两类药物主要是具有智能调节血糖的作用,在血糖升高的时候才起效,因此也可以视为是主要针对餐后血糖的药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糖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有侵犯到作者的知识产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必会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