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型糖尿病 > 1型糖尿病运动 > 关于走路降血糖的10个事实,糖尿病病友不可不知

关于走路降血糖的10个事实,糖尿病病友不可不知

作者: 来源:39健康网 时间:2019-08-29 16:35:52

      1走路可实现短期降糖
 
  步行时,腿部、腰腹部等肌肉直接分解与利用血液中过高的葡萄糖,在为行走提供能量的同时,使血糖降低。
 
  2走路可实现长期降糖
 
  持续步行,让肌肉和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这样就可用较少的胰岛素来调节血糖,胰岛的工作负担便可减轻,胰岛素的分泌量和功能便能趋向正常状态,从而达到长期降糖的目的。
 
  3走路确实能减肥
 
  血液中多余的葡萄糖,还可以在肝脏细胞中被转化为脂肪,并输出到脂肪组织的脂肪细胞内储存起来。
 
  如果糖原消耗殆尽,人体就要利用脂肪分解成的脂肪酸,在体内进一步氧化以供应能量。因此,随着步行时间的延长,脂肪开始分解供能,产生减肥的效果。
 
  4餐后90分钟运动,降糖效果好
 
  降糖最好的时间是在餐后90分钟进行步行,餐后60分钟次之,而餐后30分钟步行降糖作用最差。
 
  5持续步行30-40分钟降糖效果明显
 
  生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在糖尿病患者快步走开始的5~10分钟,血液中糖分消耗很少,因此,降糖的效果并不明显。
 
  而在步行30分钟后,血液中的糖分大量消耗,降血糖的作用才会明显。如果步行超过40分钟,运动量较大,身体就开始消耗脂肪,尽管也有降糖作用,但不是最佳状态。
 
  6每分钟走120步降糖效果好
 
  糖尿病患者日常健步走锻炼时,必须保证步行的速度超出平常习惯的速度,一定时间内消耗的能量才会多,才能产生降低血糖的效果。
 
  研究表明,每分钟走120步以上,控糖效果最好。
 
  7每天都走,效果更理想
 
  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进行步行锻炼150分钟,如每周运动5天,则每次30分钟。如每周步行锻炼3~4次,则步行时间需延长至40分钟,或加快步行速度。
 
  不推荐运动间隔超过3天。研究发现,如果运动间隔3天以上,胰岛素敏感性会降低,运动效果及积累作用就减少。如身体条件允许,坚持每天步行最为理想。
 
  8运动强度要合适
 
  运动后明显疲劳感在20~30分钟内消失,次日没有或仅有轻度疲劳感,说明运动强度合适。
 
  如果运动后疲劳感持续很长时间,甚至次日早晨仍觉四肢酸软沉重、周身乏力,说明运动强度过大,需要适当降低。
 
  如果运动后一点儿疲劳感也没有,则说明运动强度不够,需要提高运动强度。
 
  9步行前一定要做拉伸运动
 
  正式步行锻炼前,先慢走5~10分钟,使体温升高,以减小肌肉的黏滞性,增加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然后再进行拉伸运动。
 
  不推荐从静止状态直接开始拉伸,因为骨骼肌具有黏滞性,当骨骼肌收缩或被拉长时,肌纤维之间发生摩擦产生阻力并阻碍肌肉的伸缩。
 
  静止状态下,人体温度低,肌肉的黏滞性大,伸展性和弹性下降,此时拉伸容易造成肌肉损伤。
 
  10步行后一定要做整理运动
 
  步行后不可立即进入安静状态,应通过放慢步行速度,逐渐至停下来,促使血液循环逐渐恢复正常。
 
  坚持步行者应注重对疲劳的腿部肌肉进行按摩放松。按摩从轻按开始,逐渐过渡到推拿、揉捏、按压和扣打,再配以局部抖动;从远离心脏的部位开始进行,即从脚、小腿至大腿。
 
  步行对健康益处大,方法对更重要。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糖友网”的所有文字内容及图片,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获取授权、投稿及合作请联系:010-51099090转824

相关推荐